
黄陂区人民医院新院区。

黄陂区参加第六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黄陂区政府主导普惠性托育机构。

黄陂区人民医院新生儿与儿童重症科。

健康义诊。
盛夏之际,武汉市黄陂区风光旖旎,与区内新建的一座座医疗设施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近年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在黄陂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陂区医疗体系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健康与人民紧密相连,为百万黄陂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如今,黄陂区卫生健康事业步入快车道,新黄陂区人民医院龙头作用凸显,全区卫生健康体系在稳健中前行。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联动紧密的医疗网络,推动医疗服务全面升级,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惠及黄陂的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在黄陂区卫生健康局的引领下,医疗工作者坚持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聚焦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探索和实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构建健康黄陂贡献更大的力量。
■ 24万平方米区人民医院新院投入运行
日人流量突破4000人
“来新院看病很方便,虽然搬了地方,不过一趟公交车就直达了。医院很大很新,更重要的是特别人性化,看病不出区就是好呀。”8月6日,66岁的郭爷爷乘公交车在黄陂区前川街华程大道人民医院公交站下车,前往黄陂区人民医院新院就医。
据了解,今年,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1200张的黄陂区人民医院新院已全面投入运行。目前,新院各科室病区总体运行平稳,门诊服务量日人流量突破4000人。
走进新院,门诊大厅开阔明亮,前来就医的百姓虽然不少,却格外井然有序。自助服务区内,在专人引导就诊的协助下,患者很快完成了信息化预约、自助缴费、入院门诊费用查询等操作。
新院启用后,联合该区交通运输部门对区内涉及新院区的5条公交线路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同时,医院定制老院到新院公交车供患者免费乘坐,解决患者就诊最后1公里难题。
在提升诊疗质量的过程中,硬件医疗设施的全面升级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新院引入的智能系统则为患者群体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值得一提的是,医院门诊楼首层设立的“智能药房”区域,配置了全自动化的药物分发系统和药品分包机等高科技设备。当患者抵达取药窗口时,所需药品能够迅速通过发药机的自动化流程滑落至指定位置,随后由专业药师进行复核无误后直接交付患者。这一智能化的取药流程加速了药物的发放速度,有效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
“新院全面运行以来,已经顺利完成数千例手术,并新配置了包括GE3.0T核磁共振、联影uCT960+CT、西门子血管造影机等大型高端医学装备在内的各种医学装备4600余台(套)。设置有立体停车位,地上、地下停车场,可以停车3000余台,电车充电桩配套齐全,食堂餐饮也是全天保障。”黄陂区人民医院院长朱绍咏介绍,新院区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成,是一所集智慧诊疗、智慧药房、智能后勤管理、智能停车引导、全自动轨道式物流和气动物流的智慧医院。
据了解,去年以来,除黄陂区人民医院新院外,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城院区、区妇幼保健院盘龙城院区也纷纷投入运营。基层医疗机构方面,新改扩建了横店卫生院、李集卫生院泡桐分院,提档升级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卫健局局长姜明介绍:“在稳固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稳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南部新兴城市区域集聚。目前,黄陂区卫健局正在助力市一医院制剂中心建设、市六医院盘龙城院区搬迁,推进区中医医院长江青年城分院建设,并在黄陂南部谋划新增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全区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 形成层级化网络化医疗架构
居民尽享“家门口”专家服务
家住前川街道的李爷爷,先前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了手术,目前在黄陂区人民医院开启后续的疗程。“在协和见过的专家,在自己家门口的医院也能见到,别提多安心了。”他感慨地说,这样不仅省去了长途奔波的辛苦,更让他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便利。
这一变化,正是黄陂区医疗卫生服务提档升级的生动写照。如今,几乎在黄陂区的每一个公立医疗机构,居民们都能享受到来自省、市、区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
黄陂区人民医院与区中医医院作为区域医疗的领头羊,通过一系列技术协作协议的签订,与多家省级、市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王牌科室的专家能够定期入驻,进行临床带教和坐诊服务。
除了借力省市医院资源,加快推进自身学科建设外,黄陂区还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携手基层医疗机构,构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网络。仅黄陂区人民医院,2023年便精心策划并实施了39场针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专项培训,涵盖了医疗技术、护理实践、医院感染防控、疾病精准诊断等多个核心领域。
同时,黄陂区人民医院还推动临床科室的领军人物及学术带头人深入基层卫生院,定期前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实地查房、业务指导及教学活动,通过“传授经验、辅助实践、引领成长、教育指导”的全方位模式,为基层医疗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不仅区域医疗龙头进步势头猛,黄陂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触角还延伸到了最基层的社区与乡村。王家河街道青云村与横店街道车站社区还设立了远程医疗室,居民足不出户即可预约专家进行在线诊疗、续方及药品配送,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就医。
2023年,黄陂区远程阅片会诊18468例、远程心电会诊12296例。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双评议”总评论数140.2万条,群众满意率99.98%。同时,区人民医院也在加快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融合智能管理系统,发展人工智能质控、人工智能诊断等先进技术的数智化病理体系建设。
“专家资源不再遥不可及,健康守护就在身边。”随着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不断下沉,他们以高超的医术和暖心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赖,真正实现了“小病社区解决,大病区内诊疗”的就医新格局,让黄陂区居民的就医之路更加畅通无阻。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全面构建健康保障体系
“近年来,黄陂区卫健局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全面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高效协同的健康保障体系。”黄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卫健局局长介绍。
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以来,黄陂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增强。区政府投资27.4亿元建设的区人民医院新院正式运营,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建成P2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区政府投资2500万元的区疾控中心改扩建项目也已完工并投用。设立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随着黄陂区“323”攻坚行动的深化,不仅免费为居民开展重大疾病筛查,还通过不断健全的服务体系和应急网络,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2023年,黄陂区完成了对39万人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筛查任务,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慢病管理能力的增强。同时,家庭(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区电子签约人数已达到129477人。
黄陂区还大力实施人才强医战略。目前,区内医院已拥有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149人以及各类医学骨干人才229人。这些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也为黄陂区的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持续拓展,在适龄婴幼儿人数100人及以上的社区(村)开设专门的托育机构40个,推进政府主导普惠型托育机构建设,全区现有托位数3207个。此外,在妇幼健康服务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面,黄陂区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3年,完成了免费无创基因检测3924人、新生儿五项疾病筛查7455人、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7455人;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70262人。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黄陂区得到了充分重视与发展。黄陂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建成了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疗养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区各级医疗机构都设置了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全区466家村卫生室全面配备中医治疗包,开展中医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
近年来,黄陂区紧抓医共体建设,形成梯次帮扶、分级诊疗制度,从单个机构的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医共体内所有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发展,更好地优化资源整合和下沉,提高黄陂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 强化公立医院实力
引领区域医疗新飞跃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下,强化专科建设犹如点亮区域医疗的璀璨灯塔,深耕细作惠及万千百姓健康福祉。黄陂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向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专科能力提升,引领区域医疗水平实现跃进,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使健康红利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居民。
目前,黄陂区人民医院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6个。长江学者吕文亮等4人在区中医医院设立知名中医工作室,每周定期到院坐诊带教,年接诊量3000余人次。
8月2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4年度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名单》,黄陂区人民医院肾脏病科、康复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护理等5个学科获评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美容科、超声影像科、临床药学等3个学科获评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2023年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泌尿外科创建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胸外科创建成为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医院获评为国家PCM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成为黄陂区人民医院进一步推动专学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据了解,黄陂区人民医院现已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黄陂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段瑞华表示,未来,黄陂区人民医院将依托各种高精尖设备和即将引进的手术机器人在新院打造手术机器人基地、医体结合运动医学中心、睡眠障碍治疗中心、情感认知障碍治疗中心、一体化健康体检中心等高端学科。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满足广大患者更高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3年,黄陂区人民医院案例成为全国示范案例;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同类机构中整体排名第一,区中医医院在市、区属医院中排名第一,区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中排名第二。
黄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卫健局局长表示,黄陂区卫健局将继续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不断延伸拓展生物医药产业链,提升卫生监督管理水平,规范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并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深入实施,强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各项惠民医疗项目,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构建一个让人民群众广泛认可并满意的黄陂区卫生健康事业,为“幸福黄陂”的目标贡献出卫生健康领域的坚实力量。
文/张越 丁群 胡珊 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