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少君
我一直把欧阳黔森兄当成诗人看待,虽然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非常高。
与他的交往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他那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始终隐藏着一颗诗人的心。尽管他在小说、电影、电视剧等领域的建树斐然,但那不经意间流淌出的诗意,宛如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却又坚定地向世人宣告着他诗人的本质。
我曾读到他关于电视剧《花繁叶茂》的创作谈,他说当时创作的时候,大脑一直在回旋一首诗,像泉水叮咚般的旋律,他倾听到这个时代花开的声音,所以他的作品便有了诗一样的追求。
《欧阳黔森诗选》的问世,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他的第一本个人诗集,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回首往昔,他创作的电视剧《奢香夫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影视界掀起了地域性历史人物创作的热潮。而这本诗集的出版,则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他内心深处的隐秘之门,引领我们走进他更为纯粹、细腻的创作世界,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他在文学道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
以前有一个老先生问我一个问题,小说家称诗人为“诗人”,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称小说家是“小说人”?我后来想清楚了,小说家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不一定呈现自己的形象,而诗人应该写的是自己所想所思。所以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小说家不写诗歌或者不写散文,就无法呈现自己的内心。有过一个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1930年代写过徐志摩的评论,说徐志摩太颓废了。有人反驳,说茅盾先生我看你的很多小说也很颓废,写的是小资产阶级生活。结果茅盾先生很严肃地回答说,我写颓废不是我自己颓废,是这个主人公颓废,徐志摩写颓废一定是他自己颓废,他不颓废怎么写得出诗来。所以其实诗歌的高度概括性、高度的凝练,小说客观上很难取代。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小说开篇常以诗为证,如《红楼梦》开篇的一首诗,恰似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红楼世界的大门。我觉得小说家能写诗反过来说明这个作家是一个杰出的,应该说是比一般的小说家更有深度的一个小说家。
再说这本诗集里的诗。我感觉,欧阳黔森兄的诗像花一样,语言像花一样绽放。当时看了就笑了,为什么笑了?我突然觉得看到了欧阳黔森兄的内心,感觉有点像写初恋,很难忘怀。特别是他的《梨花白的清香》这首诗其中的句子,“梨树,叶青花白/静静地绽放/梨花白的清香啊/正从你身上溢出/如手指顶在我的腰上/别动/我乖乖地举起双手/你的笑/一抹娇红/写上你的脸庞/钻进我的心房……”
欧阳黔森兄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严肃的人,但他的诗歌会不小心泄露他内心的一些秘密,这是别的东西做不到的。你看这首诗非常诗意的叙事,诗人淳朴本真,情感跟我们一样。诗歌与人的距离很近,他平时被大家不知道的一面就呈现出来了,小说躲在后面,诗歌一定是作者站出来,呈现自己感性的一面。一下子,我们俩的距离就拉近了,觉得他这个人形象变得很清晰,而且非常好打交道,亲切、朴实。当时这个诗,我一读就特别喜欢。
欧阳黔森早年的地质勘探经历,如同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他不仅探寻着大地的奥秘,更在不经意间种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那片辽阔的大地,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在大地之上,每一寸土地、每一道山川都仿佛是一首等待谱写的诗篇,浪漫主义情怀在他心中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在艾青等前辈诗人的影响下,他同样拥有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在他笔下,西沙、钓鱼岛等地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承载着厚重情感与深刻意义的精神象征。《钓鱼岛》一诗中,他以奇思妙想将中国版图比作雄鸡,而钓鱼岛则宛如一颗小小的米粒。诗中写道,如果米粒的旁边有一条长长的虫子/你也不用害怕/雄鸡不是没有看见/只是还需嘹亮的警告。简短而有力的诗句,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钓鱼岛与中国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寥寥数语,却胜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散文或报告文学,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最深刻的内涵。同样,《雷锋》一诗也精短而深刻,“活着的时候像一棵小草/去世的时候像一朵红花/大家把你戴在胸前/年复一年/你的颜色永远不会暗淡失色”,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高度概括,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彰显出诗歌凝练之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欧阳兄的长处,在人们看来似乎是在小说或者电影、电视剧上,其实不然,他的长诗《贵州精神》也非常感人。贵州这个地方,离湖南很近,特别是他的出生地是黔东铜仁,那里明代以前属于湖广行省,记得有个评论家评说欧阳黔森的作品时,说他的文学作品里面充满着楚味,楚味嘛,就是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源头之一,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亦如是。可以说我们对欧阳黔森的认识,是通过他的小说、散文包括影视剧,但用诗歌这种非常充满激情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心胸,对贵州这片土地的热爱更能打动我。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或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署名的诗人。屈原,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中国文学前行的道路。在《离骚》问世之前,虽已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叙事,但唯有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使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诗歌成为诗人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每一首诗都铭刻着诗人的灵魂印记,屈原的作品便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所以,《离骚》《天问》等等必须署上屈原的名字,因为这个只有屈原才能写得出来。欧阳黔森在影视剧创作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为贵州的文化传播与形象塑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诗歌于他而言,是一片更为私密、更为纯粹的精神领地。在这片领地上,他不再是讲述他人故事的使者,而是袒露自我灵魂的诗人。
可能若干年后,除了小说和电视剧,记住欧阳黔森的,还会有诗歌。
(作者系《诗刊》主编,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