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未来的初中生活

家长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六年级?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13日

    小杰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平时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认真。但随着进入小学毕业阶段,对未来初中学习生活的担心,让他开始变得焦虑不安,晚上难以入睡,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偶尔出现肚子疼、头晕等身体不适的情况。起初,父母以为他只是压力大,没太在意,直到一次模拟考试后,小杰情绪崩溃,哭着说:“我考不好怎么办?我不想考试了!”家长这才意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家长,如何做孩子考前心理调适的“减压阀”?本期的《你问我答》邀请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武汉小学光谷分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裴丹丹给家长支招。

    ————————

    六年级是小学生涯的关键阶段,面对升学压力,许多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甚至自我怀疑的情绪。如果家长未能及时关注和疏导,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考试发挥,甚至对长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帮助孩子做好考前心理调适,是家长不可忽视的责任。 

    ——倾听与接纳,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当孩子表达考前焦虑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倾听,放下手机,保持眼神交流,用简单的“嗯”“我明白”来回应。可以温和地询问:“能具体说说哪些科目让你最担心?”记住,这时不需要立即给建议,让孩子把情绪包袱完全卸下来更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孩子感受到被真正理解时,他们的压力水平会自然下降30%左右。就像给气球慢慢放气一样,倾诉本身就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考试认知。

    很多孩子的焦虑来自灾难化想象,把一次考试想象成决定命运的灾难。家长可以用事实核查的方法帮助孩子:一起列出最坏情况(比如数学考70分),然后讨论“这个结果真的无法承受吗?”。同时,每天睡前和孩子回顾三个今日小成就,比如“背会了10个英语单词”,这种成功日记能有效提升自信心。就像存钱罐一样,每天积累一点正面反馈,考前就会拥有充足的心理能量。

    ——科学助力,营造高效复习环境。

    作为心理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番茄钟复习计划:将学习时间划分为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的单元。这种方法就像跑马拉松时合理分配体力一样,能帮助孩子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在运动方面,建议每天安排30分钟的快乐运动时间,跳绳、拍球等有氧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大脑分泌让人愉悦的多巴胺,这是天然的减压良药。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效果显著。希望家长们能和孩子一起实践,让复习变得更科学、更轻松!

    ——趣味互动,读懂孩子内心世界。

    试试心情温度计游戏:让孩子每天用1—10分给自己的压力打分,画成折线图。当发现某天突然升高时,可以问:“宝贝,今天发生了什么让温度计上升的事情?”这个可视化工具能让孩子更直观地表达情绪变化。也可以通过“假如我是监考老师”的角色扮演,让孩子在游戏中表达对考试的担心。这些活动就像心理X光,能帮家长看透表面现象下孩子的真实情绪。

    ——以身作则,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考前一个月,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说:“隔壁小明每天复习到几点?”这类比较性的话。可以有意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抗压示范:“今天工作报告没做好,不过我已经想到改进方法了。”另外,周末还可以安排全家一起做饭、看喜剧电影,让孩子看到生活不只有考试。家长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作为一线心理教师,我想对各位家长说:考试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的检测,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您充满智慧的陪伴与引导,往往比反复叮嘱“要考好”更有力量。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信任与接纳时,这份安全感会转化为他们面对挑战的内在力量。就像一棵小树,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自然能够茁壮成长。您的理解是缓解焦虑的良药,科学的引导是建立自信的阶梯。

    考场上的从容发挥,往往源于平日里积累的心理能量。而这份能量,正来自家庭这个最温暖的港湾。相信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在考场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通讯员刘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