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石科技研发团队探讨大模型的新场景新需求。
(上接第一版)
薛蛟龙介绍:“有了‘太乙’大模型这个‘智能神经中枢',以往依靠人力巡查、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如今已升级为智能感知、数据驱动、协同处置的现代化应急体系。”
谈及大模型的行业分类,薛蛟龙形象地比喻:“如果把大模型比作公司员工,L0基础大模型是技术专家,负责搭建通用知识体系;L1行业大模型是解决方案专家,专注行业需求;而L2场景大模型则是一线业务员,解决具体问题。”
“太乙”大模型正是专注于L2层级的场景应用。硬石科技没有投入做“大参数”的通用大模型,而是打造轻量化、高效率的垂类模型。
“扎根武汉,因为这里有大批师弟师妹,学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工程师人才多;同时,‘智造’场景多,能‘投喂’给大模型的工业数据丰富,特别适宜‘养’模型。”毕业于武汉大学的薛蛟龙介绍,一单一单干下来,企业从数据商加速成长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已配备智能巡检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并通过定制化算法,将技术融合与场景适配,打包提供给园区,广受好评”。目前,“太乙”大模型在电力、化工等特种园区需求较大,今年一季度,企业斩获千万元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00%。
薛蛟龙介绍,硬石科技不断挖掘出新场景新需求,今年研发出了一款针对电力行业的“金乌”大模型。该大模型能提前预测用电情况,通过收集企业用电、生产、储能,以及天气、行业政策等多方面数据,用智能模型预测企业未来用电情况。精准的用电预测既能帮企业省电省钱,也能让电网更好地调配电力,减轻运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