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印刷一百多次 发行量超一千万册

《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全国首发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01日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

    ■ 四十年来印刷一百多次

    2025年6月26日—27日,“典读新华:‘文化溯源,文字回家之旅’读书行动暨《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全国首发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同步首发。

    《古代汉语词典》在汉语辞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部词典于1985年开始编写,至今已逾四十寒暑,历经三个版本,累计印刷一百多次,发行量超一千万册。

    词典第1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古汉语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与商务印书馆汉语工具书编辑室的几位编辑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体编写。编写工作开始于1985年,1998年出版,前后历时十三年。在此之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本内容广博精深、品质优良可靠、贴合中等文化程度读者使用需求的中型古汉语词典,由于本书定位恰当,实用性强,一经推出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还荣获了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2008年词典出版十周年之际,商务印书馆拟对全书做较大规模的修订,到2014年3月推出第2版。第3版于2023年启动,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陈涛教授主持,历时两年半,于2025年5月出版。

    张双棣教授是第2版和第3版的修订主编,他充分贯彻王力先生的词典学思想,特别注重词典的科学性,通过两次系统的修订,把词典的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酌情收录古代文化百科条目

    《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收字头约16000个,多字条目约28000条,基本涵盖了古籍中常见而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的意义和用法。如“跑”字收páo音项,为“兽用足刨地”义,引用书证《临安新志》“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因号虎跑泉”,阐释了杭州虎跑泉得名的由来。

    词典不仅解释词语的字面含义,还注意对词语背后的典故知识和文化内涵加以解读。例如,查“烂柯”条释文可知,该词本是斧柄朽烂的意思,用来比喻世事变迁,这个比喻义源自《述异记》中晋人王质进山砍树时观童子下棋,起身后发现斧柄已烂,时间已过数十年的典故。这些古今差异较大、今人不太熟悉的字词释义和书证,能够更加有效地增进读者对古代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

    《古代汉语词典》收条以语词为主,考虑到读者了解和掌握文化常识的需求,酌情收录了一些百科条目。第3版对一些基础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百科配套词,如六十四卦、二十八星宿、十二乐律、九州、六礼、五服等,进行了专项增补修订,以使书内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为读者提供系统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对字、词条目的形、音、义、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规范标准,确定字形和注音。提取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和典型例句,融入词典内容,某些音、义参考中小学语文教材做了调整。如根据教材增补“暖树”条,指树木向阳的一面,引用课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为例证;又如“芙蓉”条第一个义项“荷花”,在第2版中的举例为宋玉《招魂》“芙蓉始发,杂芰荷些”,第3版换用教材中屈原《离骚》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第3版增设附录《中国历代纪元表》,专门参考中学历史教材做了调整,更加适合学生使用。如为照应教材中西汉建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的表述,将原表西汉建立时间由“前206”修订为“前202”,并在题注中增加注释“汉元年乙未(前206)正月,刘邦受封汉王,自此至汉四年戊戌(前203),史家以汉纪年。汉五年己亥(前202)完成统一,史称西汉”,以作说明。

    ■ 《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收录名句约3900条

    《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的编写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着力于梳理、呈现经典古诗文的“文化图谱”。辞典收录名句约3900条,时代覆盖先秦至晚清,涵盖传统经典著作300余部、单篇诗文作品1000余篇,体裁遍及史书、诸子、政论、文论、诗词、小说、戏曲、笔记、佛典等,可以较为典型地反映我国古代诗文的精华和整体风貌。辞典主题清晰,将名句分为自然篇、社会篇、家国篇、人生篇、教育篇、修为篇、情感篇、哲理篇8个一级范畴,其下再分“民本民心”“山川地理”“亲情乡情”等48个二级主题,既提炼出我国古典诗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又彰显了中华传统经典的文化脉络。读者可以借助分类主题的编排,进行深度阅读和系统学习,完整了解古诗文知识体系,避免局限于碎片化的认知。辞典释文注重体现思想性和文化性,通过由表及里的阐释,发掘名句的思想情感主题,凸显诗文的文化内涵。如条目“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通解”中阐明其比喻义揭示主旨,在“赏析”中阐释了句意与道家思想的关联。

    《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侧重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解析,向读者传递严谨翔实的古代汉语和历史百科知识;《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关注对古代诗文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解读,勾勒出经典古诗文的“文化图谱”。两书内容各有侧重,可以互相补充,是学习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绝佳利器。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