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一把土特产带回家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03日

    □ 罗卜

    从金山寺下来,如果不去见识“镇江三大怪”,等于白走一趟,路边标牌诱惑你——“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好吧,一盘水晶肴肉,一碗肥肠锅盖面,再点上几滴香醋,一顿儿就让“三大怪”会师了。临走,店家鼓动我捎一件香醋,捎不捎呢?1993年那会儿去湘潭,可没有这么多纠结,湘潭的酱油有名,捎上四瓶登火车,压根儿不在乎它沉不沉。

    现在不管去哪儿,早没了土特产的诱惑,闪念都不划拉一下,大超市啥子都买得着,何况网购把天下“一网打尽”。

    过去,一次旅行一次冲动,交织的乐趣是一个复合体,吃喝玩乐尽兴之后,外带一个捎——好像只有这一捎,哪怕只是给自己,才能最后完成旅行的终结,精神物质双双满载而归。

    那些年月,商品流通不畅,捎一份土特产,有一份“千里送鹅毛”的情意,人未出发就积极谋划。行前,会有亲友的叮嘱和委托;途中,会有自己的寻觅和发现。那一番忙碌,一丁点也不累,真佩服发明成语“乐此不疲”的老祖宗。

    早在1982年旅行结婚,乘船去大上海,不仅有五香豆、烤麸罐头、大白兔奶糖等在远方召唤,回程还一路惦记南京板鸭、安庆豆瓣酱、黄石港饼。每到一地,船还在慢慢靠岸,无不挤到甲板上翘首以待,同舱本没搭话的旅客,这会儿热乎乎交流推荐,相约一起上岸去哪家,熟络得如同故人。

    1984年,洛阳的姑姑不幸去世,前往吊唁后,表哥带去一家“老字号”,挑选六只又肥又大的烧鸡,捎给武汉的三个舅舅,这在当年是特有风味的礼物,价值也不菲。

    接着去北京,碰上北京果脯、茯苓夹饼大走红,甜腻腻的不管爱吃不吃,捎回都是惊喜。同样在回程的路上,盼着火车快快进入河南,好让窗口吊上来一份“道口烧鸡”,替代捎不起的“北京烤鸭”。

    后来出差多了,旅游也多了,土特产却不大俏了,而我还是捎,还是想留住一份风情。

    万县柑橘、涪陵榨菜、凤凰姜糖、杭州白菊、厦门肉脯、哈尔滨红肠、青岛海兔子、宁波鱿鱼丝、平遥酱牛肉、周庄沈万山蹄髈……数得喘不过气来。遥远的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呢?当然有葡萄干、藏红花、奶酪干、枸杞子,还有和田玉、滩羊皮、牦牛角梳子和马皮囊盛的烈性酒。

    祖国地大物博,物产美不胜收,各地有各地的好,去一地有一地的满足。

    在扬州游罢瘦西湖,淮扬汤包没法子捎,便买下一打“什锦酱菜”,与同行者分享。重庆太阳沟的美食迷人,将卤鸭肝酱鸡肫带到船上消灭光,一张熏猪脸则像面具晃来晃去“变脸”吓人。最搞笑的是西安油茶,听人热情推荐直犯嘀咕,这又是油又是茶的,如何携带?进了商店,方知它既非油也非茶,而是芝麻糊一类的袋装速食,倒长了见识。后来到西藏,便知酥油茶是什么了,正宗的要加坚果青稞炒粉子搅拌,越搅越香更解馋。

    现做现卖的食物,最好守在炉子边一饱口福,可2008年赴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偏有同行爱那一口“驴打滚”和“豌豆黄”,说是坐飞机快,好捎,只得出了鸟巢就奔大栅栏。下飞机试探一下牛皮纸袋,唔,还是热的。

    回想起来,那次旅行结婚到上海,在南京路见到武汉仍稀罕的生日蛋糕,居然不顾千里迢迢乘“东方红”轮,买了一盒沿途小心呵护,一圈奶油裱花居然完美无损。不几年再去上海,南京路上花花哨哨,留好回程船上的餐费,其余买了一大包,包括刚出锅的奶油花生。谁知回旅馆结账超过12时,增收半天费用,弄我一个大红脸。

    捎的土特产,哪里只是吃?到江门开平爬过碉楼,吃过钵仔糕、豆腐角、牛栏糍粑粑,没想到开平的特产不是它们,竟然是“开平刀”,人说钢火特好。那么二话不说,菜刀、剪刀、水果刀连同指甲刀,沉甸甸装了一小套。同样,桂林好山好水好竹器,但有当地大妈指点木砧板结实耐用,管它能不能装进行李箱,牙齿一咬硬是背回了两个,一个给热衷厨艺的岳父,果然受到妻子表扬。

    捎土特产之所以乐此不疲,动力还是亲情和友情。老爸偏爱海味,捎过大连的鲍鱼干。老妈膝关节不好,捎过伊犁的羊皮护套。妻子说沙田柚子甜,游阳朔买下一网兜,上竹排到桂林,再挤火车一昼夜回来。儿子更是最大的“享受犯”,吃的玩的大多归他。弟妹亲朋,少不了杭州的丝绸、喀什的纱巾、南京的板鸭及至襄阳的大头菜。当然,弟妹亲朋也给我们捎,有过深山的藤椅,有过深海的对虾。去冬,友人游至鸭绿江那边,捎来正宗高丽参。

    今春,同友人自驾去了一趟福建,先访永定土楼,住户兜售金线莲养生茶,二话不说,捎一盒给年迈的初中老师;后赏霞浦日出,海边叫卖自种的海带,怕人家“黑”将信将疑捎了一袋,回来光发水确是“黑”得地道,炖熟了更是味道超好,后悔的不单是捎得少了,还有对人家养殖户的不信赖。

    是啊,行走天下,顺道捎一份土特产带回家,旅途多了妙趣横生,分享交织人间温情,回味仍有几许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