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民服务热线话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商佩)8月5日11时20分,武汉市民服务热线话务中心内一片忙碌。键盘敲击声和接线员的通话声交织在一起。“东西湖区走马岭荷塘小镇2期停水,没法洗衣服、做饭!”5776号话务员刚接通电话,市民管女士急切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承办部门会在1小时内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5776号话务员迅速将问题录入系统——这是当天处理的第103件“清爽度夏”专项行动工单。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自7月20日武汉市民服务热线启动“清爽度夏”专项行动以来,针对水电气断供、垃圾滞留、纳凉点管理等夏季高发问题,设立了快速处理的“绿色通道”,要求责任单位“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办结”。
3小时后,工作人员回告管女士:经工作人员上门查看,小区停水原因是泵房进水压力存在问题,检修人员调整泵房供水压力后,小区已恢复正常供水。
武汉市民服务热线负责人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介绍说:“去年8月‘清爽度夏’诉求日均接近400件,今年同期已降至300件左右。”后台数据显示,更明显的变化是水电类紧急诉求同比下降了48%。
这一下降趋势得益于预警机制提前介入——依托位置信息与历史诉求数据,市民服务热线构建公共服务大模型,对即将断供或交通管制的区域发出预警,将被动救火化为主动守护。
记者了解到,市民服务热线建立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已延伸至城市末梢,打破部门壁垒,快速响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江夏区金口街凤凰山路凌晨断电,工单10分钟内“飞抵”供电公司,供电及时恢复正常;洪山区东方红村垃圾堆积异味扰民,清运指令“一键直达”相关单位,垃圾翌日即除;蔡甸区普林斯顿小区因阀门故障停水,区自来水公司迅速跨前一步,协助物业修复供水。
截至8月5日18时,今年开启“清爽度夏”专项行动以来共受理相关诉求5643件,同比下降28.4%;其中自来水诉求2157件、供电问题799件,同比分别下降11.5%、77.9%。
“以前停电了要处理好几天,现在打完电话几小时就来电了!”江汉区济生社区的宦先生在回访电话中感慨。这正是武汉城市应急体系悄然升级的温暖见证——一条热线、一个窗口,映照出城市治理在无声处精进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