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给楼宇托管班

职工下班“同楼接娃”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2日

    孩子们在写字楼托管班玩游戏。

    □ 长江日报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兰子君 向晓菲

    “今天最好玩的是做蚂蚁机器人,课间还有很多同学和我一起玩。”8月11日下午,小学生徐泽昱牵着爸爸的手边走边说,父子俩开心地走出江汉区CAAD财富中心一起回家。

    暑假期间,在CAAD财富中心12楼,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大约300平方米的空间里,孩子们或坐在地上阅读,或端坐桌前学习,有时跟着老师学武术招式,有时咿咿呀呀练习汉剧唱腔,有时认真听防溺水安全课。孩子学得认真、玩得开心,职工们上班“顺路送娃”,下班“同楼接娃”,有效解决了楼内企业员工假期带娃难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汉区以“开门教育”为抓手,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区从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中择优选派94名年轻党员干部,组建了38支“1+1+1楼宇服务突击队”,由1名职能部门干部、1名街道干部、1名社区干部结对,对楼宇企业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

    江汉区常青街道知名企业多,楼宇聚集。仅詹家墩社区,就有8栋写字楼,近4000名职工。每到寒暑假,“孩子们去哪儿”就成了职工们的“揪心事”。詹家墩社区党委书记李凤强收集的120条企业职工诉求里,“假期带娃难”占比达到45%。

    常青街道楼宇服务突击队中的街道干部祝晓柳先后三次召集社区、楼宇企业负责人共同商议。“我们写字楼多啊,能不能把托管班直接开进写字楼?家长上下班也好接送!”楼宇企业负责人提出的建议让众人眼前一亮。

    团区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送来丰富课程;楼宇企业主动捐出白板、书桌、乒乓球台;社区积极招募有经验的班主任,联系公益机构捐赠图书;物业公司精心布置环境,细心设计了“定制接送卡”保障孩子的安全;街道则穿针引线,协调引入了团区委的公益课程、武汉戏码头的免费戏曲课、区总工会“职工之家”资源、区妇联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资源……在各方的帮助下,楼宇托管班顺利开班。

    在“武汉云”上班的家长汪银心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每到寒暑假,他和妻子要么把孩子送回老家,要么接老人过来看孩子。现在有了这个托管班,有老师上课,还可以辅导作业,不仅对孩子的安全和学习放心,自己和妻子上班也更安心。

    据悉,托管班现已开启第2期,先后有100多名孩子来到托管班,楼宇内的企业员工与孩子同出同进、同心同乐。托管班的辐射范围现在不仅涵盖楼宇内的企业员工家庭,还延伸至周边小区,惠及众多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