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精神为武汉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01日

    □ 张敬岳

    根植于荆楚沃土的三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照亮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熊熊火炬。三大精神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注入强大精神动能。

    回望大别山烽火岁月,革命先辈“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壮烈豪情,诠释了对信仰的绝对忠诚。今日武汉,“红旗不倒”的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锐气,闪耀在勇闯科技“无人区”、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前沿,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突破改革深水区的探索中;更彰显于择高而立、向上而行,锚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执着追求上。

    追溯长江抗洪史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的钢铁长城。今日武汉,“团结如一人”的力量已融入城市发展基因:体现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长江安澜的坚定行动中;展现在提升城市韧性、完善应急体系的周密部署里;更凝聚于面对风险挑战时,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磅礴合力中。

    铭记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闪耀着生命至上的熠熠光辉。这是武汉保卫战展现的崇高精神境界,是“全国一盘棋”、命运与共的深刻诠释。今日武汉,“人民至上”的宗旨已深化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遵循:体现在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健康屏障的持续努力上;融入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民生温度的实践中;更贯穿于以科技创新赋能大健康产业、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行动中。

    三大精神虽源于不同时空,却血脉相连、同频共振,共同熔铸为荆楚大地独特的精神坐标。大别山精神赋予我们前行的定力与方向,抗洪精神赋予我们攻坚的底气与韧性,抗疫精神赋予我们发展的温度与价值。它们是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扛起历史担当,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要筑牢信仰之基,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用理想信念指引突破创新的方向;凝聚万众之心,汇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伟大合力,以团结奋斗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恪守为民之本,践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为武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