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尹勤兵)每月2000元生活费分4次给,最后500元是月底“全勤奖”?女儿需每天主动联系父母,哪怕只发一个标点符号都算数。近日,湖北一对夫妇送女儿上大学时的这一做法引发网友热议。
9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迎来新生报到。来自湖北省仙桃市的曹千红夫妇送18岁的女儿入学间隙,在校园花坛边郑重地与她“拉钩”约定:每月生活费2000元,但不是一次性转账,而是分4次给——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账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
女儿领取“全勤奖”的条件是,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张图片,甚至一段短视频,只要有所联系都算达成目标。
曹千红笑着对女儿说:“这下,你必须理我了吧。”他用手机记录下这段约定并传到网上,没想到一下子火了。
今年43岁的曹千红说,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农村养鸭9年,每天凌晨4时起床。他的妻子在宜昌市开服装店,女儿刚上大学,儿子读初中,一家四口分居四地。“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女儿第一次出远门,我们做父母的不就是图个心安吗?”
曹千红把自己与女儿的约定随手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引起网友热议。
不少家长表示强烈共鸣:“不是要监控她,只是怕她忘了我们。”“空巢父母唯一的念想就是孩子一声平安。”“这个办法好,既能培养孩子有计划地用钱,又能维系感情。”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反对:“我是妈妈,觉得一天一聊有点烦。”“强扭的瓜不甜,万一以后她只发逗号呢?”“大学生需要独立空间,父母要学会得体地退出。”
还有网友建议“不如改为每周联系”,既给予孩子自由,也保留亲情温度。
这一事件发酵后,曹千红9月8日通过长江日报作出回应。他说,女儿性格内向,但很懂事,平时经常帮着做家务。“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我们当父母的难免牵挂。每月生活费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不够随时会补。”
目前,“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曹千红夫妇,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这些琐碎的日常正成为曹千红夫妇最大的慰藉。
由于刚开学,需要买一些生活用品,家庭并不富裕的曹千红又给女儿转了500元。
长江日报记者问:“万一你的女儿以后忘记和家里联系,你们真的会扣生活费吗?”曹千红说:“那不会。即便她忘记与我们联系,我们也会给生活费的。我们不希望给她心理压力。”他还说,仙桃离武汉不远,他争取每个月到学校看望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