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媒联盟 黄冈日报记者杨辉 吴娅婷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通讯员吴藤钰
“上次来是用微信支付结的账,这次我带了武汉医保卡,直接刷医保卡结了账。”近日,武汉游客杜女士在英山县桃花溪小镇康养中心做了一个艾灸+理疗套餐后,浑身舒爽:“下次我要把姐妹们都带过来。”
位于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内的桃花溪小镇,是武汉都市圈内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这里具有天然疗愈效果的5级负氧离子浓度、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22℃的平均气温,吸引了1万多游人像候鸟般聚集,其中80%的游客来自武汉。
“我们这个康养中心是7月1日开始对外营业的,可以为游客提供针灸、艾灸、理疗等10多项服务,还代售杜仲、天麻、药枕、香囊等特色中草药产品,开业50天已接待游客600多人次。”康养中心负责人、英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宋飞跃说,“小镇上的游客,八成以上都是一住两三个月的老人。”
“游中养,养中疗。今年英山旅游的主题就是‘旅游+康养’。”英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先后在桃花冲、南武当等6个热门景区开设了康养中心,将英山的好风景、好空气、好医好药打包售卖,通过营造新的消费场景、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这6个康养中心,都是通过改造学校、厂房等闲置资产建成的,总投资仅200多万元。”英山县卫健局党组成员万军介绍,在“旅游+康养”基础设施建设中,英山县坚持资产盘活、资源整合,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力求花小钱办大事。
“英山是旅游大县,也是中草药生产大县,‘旅游+康养’的发展实践,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契合银发经济的时代热点,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万军介绍,近期,省医保局为英山县的“旅游+康养”发放了“政策红包”:省内游客在英山县这6个康养中心的康养消费,都可以用医保卡中个人账户内的资金结算。
政策的牵引,正引领着英山旅游转型提质。大别山主峰康养民宿负责人王经理介绍了民宿改造的变化:酒店大堂里多了中药手链、草药包、香枕等文创保健产品,客房里增加了血压计、智能艾灸仪等医疗用品,菜单上标注了不同食材的养生功效……“由于康养的增值服务,民宿改造完成后,两个月来收入增加了近六成。”
来自英山县文旅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该县已有42家民宿完成了康养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