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汉举行

三十载引擎江城 智联中部驱动未来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18日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夺冠的“光子”机器人首次走进车展,与“环宇小U”以及宇树Go2机器狗同台展演。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启动仪式现场。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小米展台。

    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人头攒动。

    金秋时节的武汉,因一场盛会而格外璀璨。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武汉国际车展)于9月17日至22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车展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市分会、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武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球融创会展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省机械行业联合会共同承办。

    这不仅是武汉的一场行业盛会,更是这座城市以会展经济为支点、以汽车产业为轴心、以都市圈协同为战略腹地,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描绘“车都”新蓝图的重要实践。站在武汉发展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本届车展的意义早已超越传统的展览范畴,成为推动城市能级跨越式提升、辐射带动中部地区发展、链接全球汽车产业创新要素的关键引擎。从1995年首届车展至今,三十年的积淀与创新,武汉国际车展逐步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产业聚合平台。

    ■ 以展兴城  会展经济赋能武汉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武汉国际车展的三十年发展历程,是武汉会展经济跨越式发展、持续迈向高端化的生动见证。作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汽车盛会,本届车展首次创新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展出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核心,辐射武钢云谷·606产业园及武汉都市圈黄石、鄂州、咸宁等重点城市。

    在国家、省市促消费政策与车企让利的双重驱动下,展会推出了“以旧换新”“金融贴息”“展会专属礼包”等多重优惠举措,使车展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超级引擎”。

    更重要的是,武汉国际车展的成功实践,为武汉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车展这个平台,武汉不仅展示了其在汽车领域的产业优势,更展现了其作为中部会展之都的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和创新活力。车展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显著的“会展经济效应”,将会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整体提升。

    ■ 产业共振  从“车都”到“智谷”,车展折射武汉汽车产业生态之变

    武汉国际车展既是产业的晴雨表,更是生态的展示窗。三十年来,车展见证了武汉汽车的辉煌历程,也记录了这座城市从“钢铁之城”向“车都”再向“智谷”的战略转型。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重镇,武汉依托东风等龙头企业,已构建起从整车制造到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技术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本届车展上,汉产新能源阵营的集体亮相尤为引人注目。岚图、猛士、东风风神等本土品牌与小米、特斯拉等新势力同台竞技,展现出武汉不仅具备传统制造底蕴,更在智能电动领域占据创新高地。东风集团作为“主场作战”的绝对主力,携旗下多个品牌重磅出击:东风标致雪铁龙携凡尔赛C5X、天逸、408X、508L、4008、5008、示界06等多款车型;奕派科技携风神L8、奕派007、奕派008、纳米06等多款车型;东风本田携1-6代CR-V、S7、灵悉L、英仕派、思域、艾力绅、HR-V等多款车型;猛士科技携917、蛟龙战甲加长轴版、M817等多款车型;岚图汽车携2026岚图梦想家等多款车型亮相。这种全品牌矩阵的展示,充分彰显了武汉汽车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完整生态。

    小米汽车的亮相,意味着武汉车展不仅是传统车企的舞台,更是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重要窗口。它带来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整套智能化生活方式的想象力。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巨头,特斯拉在本届车展带来最新的Model YL车型。作为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长轴距版车型,Model YL兼顾六座布局与智能驾驶体验,已在部分城市开启交付,武汉车展的亮相注定成为观众的关注焦点。

    车展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通过专利展示、技术发布与峰会研讨,将产业前沿从整车延伸至零部件、智能系统甚至低空出行。在专设的展示区内,相关智能网联技术成为关注焦点;动力电池等专利产品以“实物+讲解”的方式展出,让观众不仅看车,更能从零部件到专利图纸直观感受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期举办的2025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合作峰会、2025低空出行eVTOL产业发展大会和湖北省会展数据产业大会,讨论的范畴从地面延伸至低空,从汽车产业拓展至数字会展,充分体现了武汉汽车产业的前瞻布局和创新生态。

    ■ 区域协同  以车展为纽带,构建中部汽车产业共同体

    本届车展首创的都市圈联动机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扩展,更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刻实践。通过打通黄石、鄂州、咸宁等地的展示与消费通道,车展将武汉的产业辐射力、会展带动力与都市圈城市的市场潜力有机结合,形成了“武汉引领、圈内协同、消费互通”的新格局。

    这种协同效应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主会场突出高端展示、前沿技术和品牌发布,分会场侧重体验消费、区域营销和市场拓展,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其次,推动了产业协同发展,武汉的研发创新优势与周边城市的制造配套能力相结合,推动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最后,促进了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间的联动与优势互补,加快了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这种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不仅增强了武汉作为中部枢纽的集聚与扩散能力,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建汽车产业生态提供了示范样本。通过车展这个平台,武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部汽车产业格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实现了区域协同共赢。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 科技引领  从“制造”到“智造”,车展彰显武汉创新驱动力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武汉国际车展正在成为前沿技术的集中展示平台和创新成果的检验场。本届车展以“智联新世界 驾趣新生活”为主题,充分展现了武汉在汽车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就和未来布局。

    在新能源领域,800V高压快充、琥珀电池、光储充换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创新技术集中亮相,展示了武汉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在智能网联方面,L2-L4辅助驾驶、高通骁龙顶级芯片、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技术成为各展台的主角,体现了武汉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积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互动成为本届车展的新亮点。曾于8月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夺冠的“光子”机器人首次走进车展,不仅与“环宇小U”共同带来智能讲解和趣味互动,展现出高精度动作与协同能力。同时,宇树Go2机器狗也以其仿生运动与AI智能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车+机器人+智慧出行”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车展还特设专区展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智能网联技术、汽车轻量化材料、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专利产品。这种从整车到零部件、从技术到专利的全产业链展示方式,不仅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实力,更彰显了武汉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决心和能力。武汉正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 文化赋能  从行业盛会到城市文化IP

    三十年的时光淬炼,让武汉国际车展逐步成长为融合科技、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城市级嘉年华。它不仅是车企“秀肌肉”的战场,更是市民感知未来出行、体验汽车文化的窗口,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届车展积极拓展“汽车+”跨界融合,以丰富的汽车文化生态推动“人·车·生活”融合共生。围绕汽车设计、汽车旅游、汽车驾驶等话题,打造了“智驭未来绘梦车界”青少年未来汽车设计大赏、“楚韵智驾形象‘汉小车’设计大赛”、“汽车房车巡游巡展系列活动”、“乐驾汽车运动会”、“武汉潮流玩车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车展的内涵,更让车展成为普及汽车文化、培养汽车人才的重要平台。车展期间,新车发布成为武汉国际车展的高频热词。众多车企将集中举办新车发布会:吉利新博越、银河M9将在B1馆发布;东风本田、长城皮卡、坦克、哈弗将在B2馆发布新车;比亚迪、腾势、极狐、方程豹、智己等也将在不同馆区举办亮点活动。

    对普通观众而言,车展不仅仅是看车买车,更是一次城市级的“文化派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楚韵智驾形象汉小车”设计大赛首次推出武汉国际车展专属IP形象“汉小车”。这一形象深度融合荆楚文化与现代科技,以智能互联、多变空间和未来科技为核心,打造智慧、可变、悬浮的未来出行伙伴。IP形象的创建,标志着武汉国际车展品牌建设的重大突破,从单纯的展会品牌向文化IP转型,进一步提升了车展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

    在城市街头,蔚来、问界、红旗、极狐、福特等热门汽车品牌组成“汽车房车巡游车队”,驶过汉口火车站、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黄鹤楼、长江大桥等20多个城市地标,成为一道移动的风景线。夜幕降临时,“智启江城夜车界耀全球”星空之夜活动启动,融合表演、美食、智能驾驶体验与手工互动,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汽车文化盛宴。这些活动让车展走出展馆,融入城市,成为全民参与的城市节日。

    ■ 三十积淀  从追赶到引领的辉煌历程

    从1995年到2025年,武汉国际车展走过了三十年的辉煌历程。这三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武汉汽车产业从追赶到引领的三十年。车展见证了汽车产业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智能时代的跨越,也推动了武汉从“钢铁之城”向“车都”再向“智谷”的华丽转身。

    三十年来,武汉国际车展不仅成为汽车新品的竞技舞台,更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消费升级的推手、文化融合的窗口。它承载着产业的脉动,也记录着城市与产业共荣共生的故事。从最初的单纯展销,到现在的科技展示、文化传播、消费引领等多功能于一体,车展的转型升级折射出武汉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

    如今,武汉国际车展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向内升级、向外出海”的缩影。它既是国际品牌进入中部市场的重要入口,也是本土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通过车展这个窗口,世界可以看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就,也可以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开放包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国际车展正以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助力武汉书写从“车谷”向“智谷”进化、从中部向世界对话的新篇章。车展不仅是一场商业盛会,更是一场城市文化的集体狂欢,是产业、科技、生活方式交汇的舞台。三十年的积淀让武汉国际车展成为城市的名片,也成为产业创新与文化表达的共生空间。

    从地面到低空,从汽车到数据,武汉国际车展展示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想象力。它正在以科技、文化、消费三重赋能,续写“中国车谷”的故事。武汉国际车展的大幕已开启,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汽车的盛会,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出行、关于产业变革、关于城市梦想的盛会。

    作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和“试金石”,武汉国际车展将继续发挥其平台效应,以展会串联全省都市圈,挖掘汽车产业发展潜能,提振汽车消费活力,助力武汉实现国际研发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武汉国际车展将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继续为武汉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新力量,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实践。

    撰稿:武汉国际车展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