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鸟,兄弟鸟

长江日报 2025年09月18日

    □ 苏德来

    夕阳西下,独坐酒肆,端一杯酒望窗外。一座桥、一条河、一只船,两三白鹭飞过,几声归巢鸟叫声,万丝夕阳,还有远方的旷野,令人沉醉其中,如是画中人。突然,一声鸟声,随之二三声,三五声,打破画面的宁静;视野随着鸟声而去,岸边灌丛上三五只鹡鸰鸟在呼叫,叫声中一只鸟从空中飞来,鸟声欢快,群鸟欢唱,鸟声从急促,到鸟声之欢乐,其中的变化无法从言语之中描绘探索,但,我似乎回到儿时,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母亲的叫声,“德来回家吃饭了。”温柔而充满爱,如同鹡鸰鸟之欢歌。

    我以为鹡鸰鸟也是如人类,等待家人回归。

    鹡鸰鸟一名雝渠,一名点尾,为雀类。鸰如雀而大黑喙,白头颊,红眼,黑睛,黑颊。长如眉,黑颏,紫胸,白腹,青灰色背,青黑翅。翅有两白毛,青灰足爪,高胫,长尾,尾有白点,故亦呼黳尾水鸟也。其雌者颔黑。《尔雅》云:鹡鸰,雝渠。《禽经》注云:鹊鸰雀属也。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鹡鸰鸟,兄弟鸟。鹡鸰鸟相互依存,彼此扶持,由此观之,人类之间,最可贵的莫过于这份真挚情义。因乌台诗案身在狱中的苏轼作诗《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兄弟之情深,愿望来世再兄弟。

    古人喜欢以鹡鸰来表达兄弟情义,比如孟浩然共有五首诗词写以鹡鸰鸟表达兄弟情,我尤为喜欢《洗然弟竹亭》:“吾与两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鹡鸰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兄弟者志同道合,友谊情深。

    夕阳下,岸边鹡鸰鸟摇摇摆摆结对而行,有低头觅食,有追逐奔驰,有相互依偎,也有相啄亲热的。夕阳铺陈人间,鹡鸰演绎“情义”。儒家“仁爱”“礼仪”“忠诚”“信义”的价值观,在于“有情有义”。

    年少之时读《聊斋志异·张诚》被兄弟情义感动。这篇小说写,张讷和张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张讷受到继母虐待,生活艰辛,而张诚则对哥哥充满同情和关爱。有一次,张诚帮助哥哥砍柴时被猛虎叼走,张讷痛不欲生,甚至自尽未遂。后来,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弟弟,兄弟俩得以团圆。小说将张氏兄弟的深情栩栩如生和盘托出,令人动容。

    夕阳渐浓,鸟声欢快。它们必然是在歌唱友谊、歌唱美好,大概所谓的“禽有禽语,兽有兽语”。现代鸟类专家也认为,鸟有特定的社交手段,其鸣叫代表着不一样的情绪,比如鹡鸰鸟的尖锐急促叫声,这是受到惊吓,而轻柔的叫声是友好的招呼……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七:“古有通鸟语、牛马语者。梁廷尉卿沈僧昭先为山阴令,与会稽太守武陵王纪校猎道而返。左右问其故,答曰:‘国家有边事,当还处分。问何以知之曰:向闻南山啸,故知耳。’俄而使至。是知鸟兽莫不能语者。氏戒杀,厥有旨哉!”可见人类对于禽类言语表达是相信的。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因听到鸟声对国家的忧怀;杜甫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哀怨之情。今天静听鹡鸰的鸟声,以为是暖人心的,虽然江湖三千里,举目无亲,却也温暖了我的心。

    夜深,山东的好友张兄百金打电话给我说:“哥,我想你了。”我与百金兄弟在温州某校共事两年,彼此友爱,分别已有十来年,但是,他每每酒后总会与我通话,而且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哥,我想你了”。跨越时空的问候,如同鹡鸰鸟婉转的歌声,温热彼此。

    今夜,我也想起了远方的家,远方的兄弟。你们可好?明夏原吉《题乡人何养素鹡鸰图》诗曰:

    嘤嘤黄鸟自求朋,友爱安能比鹡鸰。点尾摇头知有急,飘声随影岂无情。

    信知结袂交游谊,未若弯弓涕泣诚。珍重何郎知此意,画图莫作等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