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雅扬”舞蹈社团在武汉市艺术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9月16日,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几名初一学生在“校园百草园”中俯身察看农作物长势——这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生动场景;而在“雅智科创社团”教室内,初二学生正专注探索远程控制智能识别模块。求知的目光、忙碌的身影,正是教育实践的日常缩影。
秉承“求真致远,广才雅正”的校训,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经过多年科学论证、深度探索,系统构建“五育并举”课程与社团体系,推动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教育变革。
■ 核心校本课程,让知识“活”起来
16日下午的语文校本课,学生围绕“端午节与屈原的家国情怀”展开热烈讨论,老师指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行,广雅八年级(15)班的常思阳同学从《离骚》中感悟出家国情怀,他发表了自己“与其说因为苦难没有终结,不如说是人类对故土的眷恋从未改变”的感想,赢得同学们和老师的啧啧称奇。一堂充满雅韵的颇有深度的语文课结束,常思阳同学觉得自己对历史与家国的认知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认为这种思索空间是平日里语文课所提供不了的。二中广雅语文校本课程,追求在雅韵之风中,给予学生大量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有些“语无伦次”,也要保护学生的思想火花,挖掘学生的哲思,提升学生高境界的思想认知,这种开放启发式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和颠覆。
这仅仅是二中广雅多元融合,提升教育品质的一个缩影。不单单是语文,二中广雅构建了以“高素质核心素养”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7大学科类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跨学科学习,将知识贯通融合,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生物课上,七年级(1)班的潘奕启和自己的组员手持《校园藏宝图》,在香樟、广玉兰、桂花树间开展沉浸式探究。他们触摸树皮、观察新叶、记录物候,感知植物生命轮回与季节变迁的关联,在自然课堂中培养科学素养与生命观念。课后他们只需将实验研究报告交给老师,等待老师单独给他们提出修改和指导意见即可。这让潘奕启觉得自主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他笑着说:“做作业这事其实可以有原动力。”
九年级英语组的王老师,每周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同学们同上一节“音乐课”,作为音乐发烧友,她每天给学生播放《随它吧》(Let It Go)《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等经典旋律,学生通过演唱英文歌曲掌握词汇句式、体会文化情感。她说:“好的音乐使老师快乐,也使学生快乐,学生快乐地学有所获,老师当然也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 多彩社团活动,让“雅才”群英荟萃
张哲豪今年升入九年级,学业压力加大,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依然能加入学校的雅智科创社团。每周二下午4点,他最早来到科创社团的“AI远程操控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的老师是来自AI专业领域的专家。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人工智能作品,他很喜欢现在的状态,他说学校有很好的硬件和老师,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实践,可以提前将自己的学业与将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班主任徐老师说,因为怀着对未来学业与职业的兴趣与理想,张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可算是让家长提着的心也稳稳地放了下来。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二中广雅中学积极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让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看得见,实现全面发展。
广才女子篮球队的队员们运球、上篮、拼抢,汗水挥洒间见证成长。队员黄海伦代表区队参赛,获市级篮球比赛亚军;雅扬舞蹈社团的学生们跳起古典舞《傣家儿女》,作品获武汉市艺术节一等奖,她们以脚尖丈量梦想,用舞姿诠释青春;雅韵管乐团传承36年艺术底蕴,学生手持萨克斯、大提琴等乐器,屡获省市乃至全国大奖,用音乐书写青春华章;雅诵经典诵读社团则一袭青衫、声如金石,以《少年中国说》等篇章传播传统文化魅力。学校多年获评“武汉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每年开展主持人大赛,让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做一个优雅又勇敢的与时俱进的“美育人”。广雅中学年轻美术老师郑倩倩创办了广雅雅影(微电影)社团,她带着学生们创作的《汉韵》《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摄影作品,在武汉美术馆以及各网络视频平台上展出。郑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加入广雅雅影社团,将自己喜欢的场景和画面用镜头捕捉,把美好的事物与大家分享。郑老师说,面对有益的新生事物,应该敞开怀抱,让美育走出象牙塔,与新时代的传播媒介结合起来,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美育人”。
■ 创新理念引领,深度融合系统推进
多年来,二中广雅中学课程实施强调实践体验与全员参与。各学科校本课程定期开展活动,师生共学科技、共品艺术,在互动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
学校校长蒋文艳表示:“学校将校训与‘五育并举’深度融合,以‘广学’为径,打破学科壁垒,拓展美育与劳育实践;以‘雅正’为魂,塑造品行端方、知行合一的君子气质。”
课程以“求真”强化智育,以“致远”践行德育,以“广学”融通美育与劳育,以“雅正”涵养人格,全面呼应校训精神。学校还通过“主题式+项目化”“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项目,系统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广雅中学的课程体系不仅体现在课表上,更融入校园每个角落,并以其扎实的实践,证明了“五育并举”可从理念落地为成果,为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人文底蕴、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条可鉴之路。
蒋文艳表示,学校通过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其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创新中明雅志,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卓越人才,不负广雅百年育人之道。未来,学校将积极推进校本高质量教研,形成常态化培训安排、“主题式+项目化”教师培训体系、“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等。
(长江日报记者魏杰 通讯员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