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摸索出一套三维治理新模式

“大家共管”管出有温度的深夜食堂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06日

    傍晚6时,武汉东西湖吴家山仟那广场美食区的灯牌次第亮起。烤串摊的吱吱声、冰粉摊的吆喝声裹着香气飘远,排队买藕汤的市民王姐举着手机拍后厨:“你看,切菜、熬汤都看得清清楚楚,吃着放心!”

    据悉,仟那广场美食区刚刚获评东西湖区“最具幸福感小吃街”。日均7000人次打卡、日消费额突破30万元,这条街的“出圈”,靠的可不只是美食的诱惑。

    说起夜市,很多老街坊会想起吴家山五丰街的旧时光:143家摊贩挤在路边,塑料盒、竹签子随地丢,晚高峰时自行车都难穿行。“热闹是热闹,但总觉得吃得不太放心。”王姐回忆说。

    转变从今年东西湖区启动的“夜市餐饮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试点开始。当地以仟那广场夜市为样本,摸索出一套“制度+智慧+共治”的三维治理新模式,让“大家都来管”。

    今年8月,街道办、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联合区城管、消防,与夜市运营方、商户代表坐在一起开“夜市未来大会”,定规矩:明确“监管部门抓执法、运营公司抓日常、商户抓自律”三级职责,还把食品安全写进《商户管理公约》,48家商户挨个签了责任状,违规怎么处理清清楚楚写在《夜市食品安全违规处理细则》里。

    更让大家惊喜的是“硬件升级”:48个可回收的集装箱被改成了美食商亭,红底白字的招牌整整齐齐,再也不用推着小车“打游击”。烧烤户老周的商亭里,健康证、食材采购台账贴在显眼处,“现在每天进货都记着,市场监管的人随时能查,我自己也安心”。

    看不见的“智慧眼”更让人踏实。31家商户的后厨装了智慧摄像头,接入了美团“明厨亮灶”和“鄂食安”平台。消费者一边排队,一边就能在手机上看到后厨实况;监管人员在办公室也能“远程巡逻”。此外,区市场监管局还联合运营方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商户”评选,以正向激励提升商户自律意识。

    街道牵头成立了商圈联盟管委会,商户有啥诉求都能提。商户代表也能参与讨论环保、文创、食品规范等议题。“我们既是经营者,也是管理者。”对于违规行为,夜市实行“首违警告、再犯罚款”,并和续租挂钩,谁都不敢马虎。累计发出12份整改通知书,全部整改到位。

    如今的仟那夜市,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成为街坊邻里放松聊天、感受城市温度的“深夜食堂”。东西湖用“有温度的管理”,让夜市真正成为一座城市“幸福的刻度尺”。

    (文: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