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一家工厂生产车间,庄凯男(右)与工厂负责人交流技术细节。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晨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刚结束,技术经理人庄凯男便乘火车从河北一家工厂考察回到武汉,带着生产一线最新需求匆匆赶到武汉商学院,与科研团队洽谈。“技术成果转化最忌纸上谈兵。”她感慨地说,“只有一头扎进工厂看清痛点、一头扎进实验室读懂技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摆渡人’。”
最近两天,庄凯男将与武汉商学院科研团队深入探讨软件算法模块的关键技术,并将共识第一时间反馈给河北那家工厂负责人。
3年来,为了把实验室里的“高精尖”技术精准匹配给生产线上的“急难愁盼”,庄凯男在企业、高校和创业服务平台之间高效穿梭。今年,她晋级第三届武汉技术经理人大赛复赛。
庄凯男曾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大型企业工作多年。3年前,凭借对产业发展的敏锐洞察,她毅然转型,只身来到武汉,成为一名技术经理人。
“我发现很多企业有技术瓶颈,而高校实验室里又有大量成果等着转化。”这个发现让庄凯男看到了巨大价值,她决心投身这个新赛道。
技术经理人不是简单地牵线搭桥。庄凯男要深入企业“诊断”痛点,精准匹配技术资源,还要全程跟踪,直到项目落地。
服务河南一家农业企业时,庄凯男发现对方的核心诉求是降本增效,而不是买设备。她联系了多所高校,最终对接上山东一个农业物联网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智慧大脑”系统。企业从此从“事后补救”变成了“事前调控”。
最近,庄凯男又帮助河北一家工厂转型。她联系了武汉商学院算法团队和一家互联网公司,三方合力帮工厂开拓了中医家用养生产品新赛道。
3年来,庄凯男已帮助30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她所在的众创空间孵化了300多家企业,还联系了高校的3000多个科研团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庄凯男说:“看着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变成企业生产线上的生产力,我的成就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