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届市运会包揽“三项第一”

解密江岸区体育代表团的夺冠密码

长江日报 2025年11月06日

    江岸区篮球队在市运会群众体育类篮球比赛中夺冠。

    江岸区棒垒球项目在全市领跑。

    11月3日,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圆满落幕,江岸区体育代表团以绝对优势包揽青少年体育类金牌、奖牌、积分三项全市第一,并荣获群众体育类项目全市第二名,同时摘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后备人才贡献奖等荣誉。继4年前在市十一运会实现“大满贯”后,江岸区再次以亮眼成绩印证了其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强大实力。这份答卷的背后,是江岸区多年深耕体教融合、构建人才矩阵、以赛促练的“夺冠密码”。

    密码一

    矩阵化青训体系,打造人才“蓄水池”

    10月29日,在市运会田径男子U17组100米决赛中,来自武汉市第六中学的胡家诚轻松夺得冠军。在今年4月的亚洲U18田径锦标赛上,胡家诚随中国队夺得男子异程接力金牌,创武汉市本土运动员洲际田径赛事纪录。

    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武汉市七一中学都是江岸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这次市运会田径比赛,他们均派出了众多有竞争力的学生代表江岸区参赛。江岸区业余体校校长高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升区域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江岸区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大任务,巩固和拓展业余体校、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构建和完善健康促进、青训、竞赛三大体系。在2025—2026年度武汉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审中,江岸区业余体育学校成功申报9个市级基地,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篮球3个基地获评“优秀”,优秀基地数量居全市首位。

    据悉,为备战本届市运会,江岸区提前布局、广泛动员。其中,青少年组共参加31项赛事,涵盖少儿组19项和社会俱乐部组12项,总参赛人数突破800人。同时,江岸区持续巩固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田径等项目表现稳定,成绩突出,为本次市运会取得好成绩打下了扎实基础。

    密码二

    体教融合全面开花,校园成人才“孵化器”

    江岸区将体育深度融入教育体系,构建“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省级菁英基地+市区级特色校”的多层次阵地。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2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4所,并成为全省首批体教融合示范区。

    依托中小学和青训基地的同时,江岸区还成立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积极性,让更多适龄青少年有了参加比赛、积累经验、提高水平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在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中的多项突破。

    近几年来,出自江岸区青训体系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四面出击,屡创佳绩。来自武汉市第二中学的毛慧馨、武汉市第六中学的汤烨宣凭借出色表现,成功入选中国田径协会202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田径短跨精英训练营,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乒乓球运动员张卜凡代表湖北队参加2025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南方赛区)获得团体第二,成天航代表湖北队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进入青年组团体决赛。

    羽毛球项目同样成绩斐然,魏屹峰曾在全国U12—14羽毛球比赛北方赛区夺得男团第三名,并在湖北省羽毛球锦标赛中一举斩获男团、男单及男双三项第一,展现出全面的技术能力。杨博淏、白子金、柯沐轩、段妙雪、李宜昕、饶思悦等运动员亦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跻身前八,并在省级赛事中屡获各组别冠军,体现出江岸区羽毛球项目整体实力的持续提升与人才厚度的不断增强。

    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周韦峻淇入选中国排球队,出战在巴林举行的亚青会,这是该校第一个从篮球项目转项排球并入选国字号的运动员。武汉六中男子篮球队员范昭宇、杜柏霖代表湖北省出战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向荣珅则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中获得金牌,并与范昭宇一同代表湖北参加首届全国三大球比赛,最终取得第五名的成绩。此外,从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篮球队走出来的熊皓宇、张浩哲已成功加入NBL武汉职业队,正式步入职业篮球发展阶段,进一步体现出江岸区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上的系统布局与持续成效。

    密码三

    参赛办赛双轮驱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

    江岸区在青少年体育方面的成绩骄人,在群众类体育项目上同样表现亮眼。经过数月鏖战,江岸区代表队在市运会群众组比赛中勇夺金牌、奖牌、总分榜中心城区第二名,刷新了江岸区参加市运会群众体育类比赛的历史。此项佳绩的背后,是江岸区多年来扎实有效的群众体育工作和日益坚实的全民健身基础。

    据介绍,近年来,江岸区依托“大江金岸”杯篮球、足球、羽毛球联赛及校园足球联赛,打造区级品牌赛事矩阵,同时积极征战全国U系列赛、省市级锦标赛,以赛代练、以赛选才。在今年的汉超比赛中,江岸区足球队成为大汉口赛区“一哥”,这支球队的大多数主力便是从一年一度的“大江金岸”杯足球赛中选拔出来的。

    通过持续举办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江岸区积极构建“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机制,推动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江岸区通过区融媒体矩阵、街道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联动,广泛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特色赛事,有效提升了全民健身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

    本届市运会,江岸区还成功承办了市运会青少年体育类足球(男子)中心城区组、篮球、网球、棒垒球等4项赛事,以及群众体育类五人制篮球与足球(汉超)两项比赛,保障了市运会的顺利推进,展现出该区在赛事组织与执行方面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并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人才选拔的良性互动。

    展望未来,江岸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跟踪扶持“市优苗”计划入选者,通过科学训练和动态管理确保人才持续涌现。随着体教融合实践深化、赛事体系完善和社会资源汇聚,江岸区正朝着“全国青少年体育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为武汉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连续荣获市运会青少年体育类“三项第一”,江岸区再次用事实证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没有捷径,唯有体系化布局、专业化深耕、社会化协同。市十二运会的辉煌战绩,既是过往努力的结晶,更是未来征程的起点。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通讯员曹景 肖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