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名片:
郑钧,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万千缤纷色彩中我独爱绿色,大片的绿色铺展延绵,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慷慨地装点着广袤的土地。绿色是生机、是活力、是希望……满眼的绿色,是蓬勃向上的力量。
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也是我从教以来的第28个教师节。满眼绿色因春起,挚爱杏坛一点绿。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心怀绿叶般的育人情怀,期待着孩子们蓬勃向上,拔节生长。
2018年9月,盘龙五小建成开学。“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如何定位学校办学方向?”是摆在行政管理团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多轮的团队思想碰撞和专家指导,学校将“绿色教育”确定为办学方向。
绿色教育引领学校发展。全体老师形成共识,凝心聚力,践行着“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开展有导向有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绿色教育生机盎然。2022年8月,我接任学校校长,赓续“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不断丰富办学体系,“绿色教育”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陪伴着学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
————————
□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郑钧
■ 绿色教育是一份传承
绿色教育是充满希望的教育,是赋能发展的教育,是减负增效的教育。
定位“绿色教育”后,学校明晰和完善其内涵,确立了“尚自然,展个性”的办学理念,“培养亲近自然、珍爱生命、乐享阳光的好少年”的培养目标,“顺天致性,万类向荣”的校训,“和谐共进,生生不息”的校风,“深耕细作,事事融情”的教风,“自主协作,菁菁向荣”的学风,初步形成学校办学思想体系。
每学期开学,开展新教师培训时,我都会阐释“绿色教育”办学理念、教育内涵、支撑体系、路径与举措……看到新老师从满脸疑惑到心领神会,从豁然开朗到具体践行,我无比欣慰,绿色教育的火种在他们手中传递。
盘龙五小的绿色教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呈现出勃发向上的生命姿态。近年来,学校不断创设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校园文化浸润,德育活动渗透,教学生长,体艺助长,呵护学生的生长,激发学生的成长,并在教育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 绿色教育是一份创新
每年春雨后的三月,是学校的“开园节”。位于四楼露天阳台的“空中菜园”一片忙碌,趁着大好春光,师生们开启了一段播种之旅。
拔草、翻地、播种、浇水、施肥……师生们通力合作,一颗颗“四月青”菜籽菜苗顺利种植。同学们辛勤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绿色的乐土上,快乐和满足洋溢在他们的笑脸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同学们期待并关注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叶……让绿莹莹的蔬菜走进学校食堂,成为美味可口的佳肴。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绿色教育”在泥土里扎根,在学生的劳动中展现,在四季时令中变得具体而生动。学校创设不同生态的自然环境,翠竹园、紫薇园、桃李林、香樟林、太阳花圃、莲花池、葡萄架、月季墙……因地就势,寓形造境,花草树木,错落参差,生机盎然。走进校园,给人一种清新雅致、欣欣向荣的感觉。两棵繁茂的虎刺树上,天然的鸟窝平添了一份和谐静谧的氛围,枝头鸟儿婉转的鸣叫,鸟窝里温暖的呼应,宛若清晨一道声线联盟,别有一份韵味。
学校给校园植物建立铭牌,让学生亲近绿色,认识花草,知道植物科属、形态、品性;科学课和校本课上,让孩子们收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撰写生态日记,绿色教育在学生的沉浸体验中生动而精彩。
近年来,学校开发创设绿色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的花草树木、盘龙城地域文化、山水资源、时令节气等自然资源开发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校园的花草树木》《可爱家乡盘龙城》《家国情怀》等校本教材,渗透绿色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大自然、动植物、盘龙城山水,了解二十四节气和时令、武汉和黄陂的自然生态、国家的生态文明、地球的生态变化,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的情感,优化学生的自然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丰厚师生的人文素养。
■ 绿色教育是一份使命
曾经有一位青年教师问我,绿色教育怎样融于课堂教学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我和他做了一次深入交流:绿色教育需要教学质量,需要的是绿色质量,是减负高效的质量。我们要摒弃题海战术、熬夜苦战,绿色课堂是减负增效、低碳节能的课堂。
于是,这位青年教师意气风发地开启了绿色课堂的探索,并成为数学学科组的骨干,引领提升课堂教学的绿色质量指标。
课堂是“绿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积极打造乐观、和谐、阳光的绿色课堂,既满足学生当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又能促进学生今后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和提高。绿色课堂改革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教学模式,改变牺牲学生的快乐童年生活为代价的弊病。绿色课堂呈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主体的主动参与、轻负高效的训练,实现绿色的生命质量。
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活动为载体的“绿色课堂”,引导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学校在一、二年级推行课堂律动活动,课堂学习活动进行一半时,教师玩1分钟律动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中得以休息、放松,调整注意力。在落实基础性作业的同时,我们还为学生量身设计“多元作业”,如画课文连环画、配乐朗诵、设计“聪明邮箱”“我是小小调查员”等,全方面锻炼学生能力,激发潜力和动力。
绿色课堂的出发点和“双减”要求形成契合。学校着力减负增效,从提高备课质量开始。将作业设计纳入备课常规,从学生“自然学习起点”出发,厘清作业范畴,划定作业规范、作业进度、评价标准,切忌超纲超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过往学生易错题型进行综合分析,找准痛点,精准下“药”,探索改进策略,提高教学实效。
优化作业管理,制定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设立作业公示制度,破解作业超标难题;建立班级作业协调工作机制,破解超量难题;举行特色作业展示,破解作业单一无特色难题。
学校采用“1+X”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1”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X”是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开设合唱、书法、葫芦丝、拉丁舞、中国舞、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田径、健美操、啦啦操、魔方社团等19个特色社团,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绿色教育”是学校教育进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将来时。为之,盘龙五小将砥砺前行,守正创新,让“绿色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