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出版业始于商务印书馆,本期“快览”介绍近期6本“商务”新书。
《地理学的灵魂》
傅伯杰 著
地理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本书是著名地理学家傅伯杰先生随笔,系统整理了作者几十年地理学研究与教学的思考,从“综合理念”“空间与过程”“系统思维”和“社会应用”四个方面展示了地理学的灵魂和魅力,也反映了一位地理学人的心得体会和心路历程。
《思想的邮差》
王强 著
继《读书毁了我》《书蠹牛津消夏记》之后,作者沉寂多年推出的文化随笔集。本书呈现了他在中西文史哲经典中沉淀诞育出的思考。每一篇文章围绕一个文化主题,漫游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旁征博引古今哲人文人的文字与思想,从中生发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切入点精微,背后引发的思考空间却博大深刻。
《藏春:元大都规画》
武廷海 著
作者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书讲的是元朝重臣刘秉忠规划元大都的故事,涉及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城中轴线的奠基、刘秉忠相地营城的规划智慧、以邵雍先天方图为原型的都城规划实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探寻复杂形态背后的简单逻辑,作者围绕元大都规划提出了24个“猜想”,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鲁迅与国学》
孙郁 著
鲁迅先生一生往来于翻译、创作和整理国学之间,以世界眼光重审旧岁遗产。本书按照鲁迅思想发展演进的轨迹,一方面考察他在金石学、考古学、文字学、文学、哲学、民俗学等国学领域的整理与研究,另一方面考察国学对其写作、治学、审美与思想的浸润与影响,推动了鲁迅研究的丰富与深化。
《驯狐记:西伯利亚的跳跃进化故事》
[美]李·阿兰·杜盖金 [俄]柳德米拉·特鲁特 著
这是一个离奇而真实的狐狸驯化故事。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动物实验,几代科学家殚精竭虑,在毛茸茸的温情和催人泪下的悲剧背后,在恢弘壮阔的科学野心和历史图景之下,科学家试图了解的,与其说是狐狸抑或犬类的基因和进化秘密,毋宁说是:人的驯化,以及自我驯化。
《为什么欧洲富强了而亚洲没有:1600—1850年全球经济的岔路口》
[印度]普拉桑南·帕塔萨拉蒂 著
关于“为什么欧洲从18世纪末开始实现了工业化,而亚洲却没有”这个经典问题,本书给出了全新的答案:17和18世纪,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地区,与其说是有更大的差异,倒不如说是更为相似;它们随后发展道路的趋异,可以归因为所面对的不同的竞争和生态压力,导致了不同的国家政策和经济结构。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