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 许魏巍 余睿 杨荣峰
“回家不再‘门难进’。”硚口区中民长青里小区居民张先生从整改完成的小区进出口回家,对改造平缓的无障碍通道点头称赞。
国庆假期前,长江日报《拍“板”》栏目记者回访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情况——“隐形”的商场消火栓变得规范了,有的小区进出口无障碍通道平缓了,村里的供水正常了,公园洗手池配备好了。
■ 消火栓被贴上夜光标识
商场:整改比例90%
武昌区一家大型商场对室内消火栓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消火栓柜门与商场墙面融为一体,看似美观,实则危险。9月19日,长江日报《拍“板”》栏目报道此消防隐患后,市消防救援支队要求商场立即整改。
据了解,室内消火栓与墙面需用不同颜色区分。如果保持同色,则必须在显眼位置粘贴夜光标识。此外,室内消火栓柜门打开的角度必须大于等于120度,以确保其功能性。
9月30日,记者回访该商场,仔细查看了商场负一楼、一楼、二楼等楼层的消火栓,发现原本藏在墙体中与墙面颜色相同的消火栓已被贴上醒目的绿色夜光标识,该标识上标有中英双语。记者用手捂住夜光标识,确认其在无灯光环境下能发光。
商场前台一名工作人员说,从9月20日开始,商场陆续整改不合规的消火栓。“除整改消火栓外,商场还多次组织面向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我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
“大约9月20日,我们接到了市商务局和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整改通知。我们当天就向商场北京总部报备了相关情况。”商场安保部负责人吴先生说,商场采购了350余个符合规范的夜光标识备用。目前,商场内部所有公共区域的消火栓均已整改完成,大约整改了260个消火栓,整改比例达90%。
■ 小区出入口无障碍通道变平缓
居民:回家不再“门难进”
6月中旬,硚口区中民长青里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北2号门与新修的人行道有约20厘米高差。施工方加建的无障碍通道坡度较陡,骑电动自行车和推婴儿车的居民进出非常不方便。
长江日报《拍“板”》栏目记者介入后,推动多方沟通协商。施工方与设计方商量出整改方案,将人行道后移,坡道降至合理坡度。
9月30日,记者与中民长青里小区物业公司孟经理取得联系。他介绍,再次改造完毕后,小区这个门于7月底开通,现在很多居民选择从这个门进出。
“之前,很多居民投诉这个门坡道坡度较陡。改造后,投诉少了,我们的压力小了很多。”孟经理说,大部分居民觉得改造后进出方便了很多,也有业主反映电动自行车进门时底盘容易被剐蹭。
针对这一情况,小区准备将内部一段坡道再进行一次改造,让居民出行更加便利。“现在,我们已经将计划上报给公司,公司会派人来现场查看。初步预计10月中下旬可以开始改造。”
“回家不再‘门难进’。”小区居民张先生对整改结果点头称赞。
■ 沙滩游乐场旁建起洗手池
市民:方便又干净
今年6月,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反映,杨泗港长江大桥下的江滩公园里设计了很多游玩设施,美中不足的是,沙滩游乐场旁没有洗手池,小孩玩完沙子后想要冲洗手脚,但卫生间距离沙滩约200米,步行路程稍远,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就近到江里洗手。
针对市民的建议,市水务局曾于6月7日回复称,附近无预留水管配套设施,因此无法安装水龙头。
长江日报《拍“板”》栏目记者介入后,汉阳区水务和湖泊局采纳了市民的建议,承诺将在沙滩游乐场旁安装洗手池。
9月30日,记者来到杨泗港长江大桥下的江滩公园,在沙滩游乐场旁10米外的一间设备房外找到了新安装的两个洗手池。记者拧开水龙头,水哗哗流出,水温清凉,洗手、洗脚很舒适。
“很方便,走一脚就能洗手。”市民胡先生说,以前没有洗手池,要么走200米路去公共厕所洗手,要么直接到江里洗手,都不方便。现在装了洗手池,既方便,又人性化。
■ 村里供水管重新铺设
村民:水温正常水压稳定
因为自来水施工时水管埋深太浅,夏天出热水,冬天水管被冻裂,给蔡甸区蔡甸街道新庙村黄李湾十几户村民带来诸多不便。长江日报《拍“板”》栏目记者介入后,蔡甸自来水公司承诺立即整改。
9月29日,记者在村里看到,原有的水管被重新规划铺设,以往裸露的部分彻底看不见了。施工后,最后一截入户水管也用保温棉作了防冻包裹处理。
村民张先生拧开家中水龙头,测了一下水温。他说,整改后,流出的自来水温度已恢复正常,再也不像以前,为用冷水经常要放掉半桶水,白白浪费。
“这次整改很彻底,水管埋深比较到位。施工人员针对我们提出的一些整改意见也作了细节优化。”对于整改后的效果,张先生表示满意。
80多岁的村民杨先生说,自来水水流也变大了,水压比以前高了不少,也稳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