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武汉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今年以来,在市政府国资委指导下,全市市属国企及在汉央企广泛开展“挂帅攻关”拼搏行动。党组织书记挂帅出征,一支支城建铁军将支部建在项目现场,让党旗飘扬在工程一线,积极推进“党建+”深度融合,赋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为城市面貌焕新、城市能级提升贡献了国资力量。
■ 镜头一
“党建+科技”互融互通
技术革新添动力 创新赋能破纪录
金秋十月,在刚刚开城的甘露山文创城,仿古的宋氏水镇里人声鼎沸,欢乐大巡游、潮玩文化秀、潮音古琴秀等活动轮番上演,引得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这座占地约9万平方米的冰雪巨擘是华中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也是华中首个超大规模“冰雪+”文旅综合体,“十一”期间就吸引了近百万人次前来打卡。
如何在武汉打造一座恒温-3℃的“大冰箱”?项目建设初期,武汉城建集团所属武汉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主动担责挂帅,党员骨干组成“攻坚克难党小组”,主动领题、精准破题,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高效协同的攻关体系。
“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科技创新,促进党建与科研齐头并进。”武汉城建集团所属武汉建工集团项目管理一公司党支部书记黄昕说,党小组实施“党建+科技”模式,通过创新赋能“三会一课”,将科创元素融入学习课堂;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项目建设重点难点开展研讨会,深度了解使用需求,提前识别难点堵点,排查优化节点358处,有效解决错漏碰缺问题1278处。
“项目建设中,最大落差73米、最长滑道420米雪道的建设是最难的。”甘露山文创城雪世界项目技术负责人段伟坦言,要在斜坡上实现9400吨的超高超大跨度倾斜面重型桁架的整体提升,这几乎是难以实现的任务。
“项目部30%都是党员,充分发挥‘党建+科技’作用,以技术革新增添红色动力。”段伟介绍,党小组在项目初期就建起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建造平台,实现了设计、施工、运维全程精准控制,提高施工精度与效率;通过“党建+科技”互融互通,以课题研究、现场指导等形式,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攻关,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氛围和机制,最终实现了9400吨超高超大跨度倾斜面重型桁架整体提升,创下了全国同类型项目钢结构的新纪录。
在党小组共同努力下,项目荣获2024年第五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二等奖、2024年第十三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综合组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而人气越来越高的甘露山文创城,也将进一步带动武汉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 镜头二
“党建+品牌”筑牢堡垒
披荆斩棘跨铁路 集中力量保通车
10月1日,武汉地铁前川线二期开通试运营,标志着武汉成为全国第八个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的地铁城市。
2024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通前川线二期、11号线二期及三期首开段3条轨道交通线。“铁建一号”建设团队承担着前川线二期、11号线二期2条轨道交通线建设开通重任。
“前川线二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有三个‘最’:同一区间穿越铁路股道最多、连续梁跨径最长、转体吨位最大,建设难度全国数一数二。”武汉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光辉介绍。建设初期,股份公司建设一公司党支部就按照“准军事化”要求,发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铁军精神,创建了“铁建一号”党建品牌。
“‘铁建一号’建设团队有党员18名,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整个部门锻造成一支组织性极高、战斗力极强的建设铁军。”郑光辉说,党员团队谋划在前、全面布局,多次联合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将工程细化分解,反复研讨各工序施工关键要点,利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一个月内顺利完成了5座转体桥施工,为前川线二期的全线轨通、试运行提供了工期保障。
而“铁建一号”建设团队负责的11号线二期工程,同样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建筑物多、穿越障碍物难度大、施工风险极高等难题,为武汉地铁历年来穿越建(构)筑物最密集的线路,开通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疑难杂症’,党员就该冲在前面!”郑光辉说,“铁建一号”建设团队通过会同专家对穿越复杂地层、下穿建(构)筑物等重大风险项目,进行专项论证和安全评估,不断优化盾构施工方案,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实现盾构机掘进和既有建(构)筑物的“双安全”,为工程按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以“党建+品牌”为引擎,把党建融入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在日常管理中,始终坚持党委书记靠前指挥、现场调度,不断强化“铁建一号”建设团队准军事化管理,确保当天问题当天解决;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励引导更多干部职工在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上挑重担、见真章,真正实现工作同频聚力、管理共治聚能、业务互融聚势。
在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指挥、调度下,当前,前川线二期工程已于10月1日开通,11号线二期、三期首开段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目前正在开展试运行工作,为年底正式通车奠定了基础,建设一公司也被授予“武汉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 镜头三
“党建+头雁”冲锋陷阵
挂帅督导解难题 干部带头显担当
寒露时节,府澴河出口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吊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轰鸣运作,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奋战一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武汉市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重点项目,该工程竣工后,长江新区府澴河出口河段将从昔日防洪点变为滨水乐园。
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为凝聚项目合力,长江新区集团新控城建公司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紧紧围绕“挂帅攻关”目标,以项目进度、项目质量和各项重难点问题破解为“靶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任务攻关行不行,就看“头雁”勤不勤。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董事傅林带头挑重担、啃硬骨,通过建立“党员领办”责任制,将党建引领体现在技术攻关、手续办理、项目协调等急难险重任务上,确保项目建设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一线服务有党员,推动项目又好又快建设。
“脚上有土,才能心中有谱、手中有招。”傅林介绍,紧盯项目工期,突击巡查现场,遇到问题就现场办公、推动解决;每月支部主题党日上,围绕党建引领项目建设,谈措施、话担当、讲落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傅林的挂帅督导下,公司制定了“项目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让项目攻关有了“路线图”,引导党员尽责担当、履职出彩。
府澴河新建堤防跨度长,涉及面积广、房屋多,用地征收是项目建设中的困难突出问题。“干项目就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和勇气。我是党员,我先上!”傅林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征收工作重难点问题,积极协调征收指挥部、土地权属村委,形成周例会机制,结合施工组织计划,集中力量,合理腾退施工段面,及时组织项目施工单位根据段面移交新进展调整编排施工计划,最大化利用施工段面抢抓施工。同时,为保障项目合法用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历时6个月,终于取得了农转用批复,为项目全线建设奠定了基础。
挂帅攻关、拼搏赶超。当前,府澴河南畔正在抢抓时机,全力冲刺年度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