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党建领航啃下项目建设“硬骨头”

    各企业通过“挂帅攻关”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啃“硬骨头”,带领项目攻关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建设一线形成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氛围。

    ■ 扛责在肩 聚力民生保障显担当

    邓西220kV、西边湾220kV输电线路土建通道项目是武汉经开区世界一流电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小鹏汽车等区内单位提供电力保障。受水电气迁改等影响,部分沉井、明挖隧道工作面难以开展,严重影响项目生产进度。服务民生无小事,在迁改工作举步维艰之际,武汉城发集团所属武汉市政集团党委书记挂帅项目管线迁改,带领攻关团队深入迁改现场,将全线涉及水电气等迁改断面逐一梳理,制定工作清单,倒排时间逐项推进落实。面对管线迁改多、需办理的施工手续多等“中梗阻”问题,多次组织现场调查,与权属单位、项目业主等多方沟通协调,最终及时破解了项目建设难题。

    为了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夹心层”住房问题,武汉城建集团所属城建资产公司全体党员扛责在肩、勇当先锋,将“三三三”党建特色品牌与“三全四温”服务理念深度融合,积极与市、区房管部门及开发企业协调对接,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确保市级划转保租房应收尽收,成功实现非居住用地改建保租房项目落地。通过制定交验标准、装修标准、建立产品线,公司已累计筹集保租房房源1.1万余套,实现开业保租房及公寓项目26个、4550套(间),综合出租率达90%以上,为我市保租房产品供给入市注入“强心针”。

    ■ 冲锋一线 打赢重点项目“攻坚战”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存在线路长、用地规模大、报地程序复杂等特点。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同时保障项目合法合规,武汉城发集团所属武汉交投集团将党旗插在一线,党委班子以“三个一”工作法,突破项目前期瓶颈。“一竿子”插到底,建立健全党委班子和项目负责人双包联机制,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一条龙”跟到底,联合职能部门共同发力,串联推进各环节具体工作;“一把尺”量到底,全过程跟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权属问题,夯实用地报批数据基础,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目前,该项目武汉段工程建设用地已获批复,成功破解了项目报批瓶颈,促进武汉都市圈建设成势见效。

    武汉市城投集团所属誉城集团围绕“右岸大道南段工程”组建攻关团队,让党员亮在第一线,瞄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引入BIM技术助力项目建设,打造“二维码”智慧工地。施工过程中,攻关团队冲锋在前,以图定责,带领大部队兼顾防汛安全和建设进度,目前已阶段性实现道路基础稳固,环境显著改善。

    ■ 上下同心 当好城市更新“尖刀连”

    聚焦老建筑活化利用,武汉文旅集团旗下城市风貌公司构建党组织与党员创先争优、克难攻坚的载体平台,融合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将巴公房子项目升级打造为探索历史文化的精品酒店——巴公邸酒店,并配套万里茶道展览馆,运用科技手段讲述万里茶道故事,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筹备过程中,攻关团队坚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积极与各行业优秀设计师、艺术家开展跨界合作,目前巴公房子项目商业空间已顺利开业。

    武汉市城投集团所属城更公司党委书记挂帅白沙滨江产城融合片城市更新项目,带领23名业务骨干组建攻关团队,在项目实施中当先锋、打头阵,推动项目取得重大节点突破,成为全市第二批城市更新审批项目中第一个拿到批复的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招商运营、组织保障等重要工作正在全面加快落地。

    武汉高科集团所属城更投公司党支部抽调10名党员骨干,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合作方,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经过十余轮谈判,成功攻克土地收储和保供经营补贴协议难题,光谷一小教育示范园项目顺利开工,为加快推动东湖高新区城市更新打下坚实基础。

    撰文:黄莹 肖翩 武国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