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国宝回家,不以山海为远

    晋侯稣钟是西周晚期晋献侯的随葬编钟。晋献侯的墓葬曾遭盗掘,其中十四件流失至香港,最终由上海博物馆抢救回归,另外两件出土于山西曲沃晋侯墓地8号墓。

    《国宝回家记》

    翁淮南 主编 

    李竞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翁淮南 王小柔

    《国宝回家记》一书的主编翁淮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那晚,就在天安门广场,一位小朋友望着星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飞船能从月亮上载土归来,地球上那么多中国流失的国宝咋还不回归呢?童言无忌。小朋友问得很认真。这其实是复杂世界产生的复杂问题,一句话难以回答。他决定用一本书来讲给孩子听。

    ■ 漂泊久了,国宝想家了

    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一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证实: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在1840年转了个弯。往事不堪回首,晚清以降,国力衰微,列强东顾,大量珍贵文物或被列强掠夺倒卖,或因商人走私而流落他乡,中华文化遗产蒙受巨大损失,成为时代之痛、民族之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个人收藏的中国文物总量超过一千万件,其中很多文物是被西方列强或明抢、或暗夺、或诱骗而流失的。这些流失的文物大多不被珍视,屡屡出现被损毁的情况。

    书中努力挖掘并呈现文物回归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这一过程也让本书形成了几个亮点:一是首次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有代表性的流失文物进行系统化梳理和解读;二是通过解读有代表性的流失文物的故事,用物证彰显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三是精选的《中秋帖》《伯远帖》《韩熙载夜宴图》《永乐大典》《聊斋图说》、清乾隆六方套瓶、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子龙鼎、圆明园兽首、大沽铁钟等有代表性的回归文物,年代跨度之大、品类之全、价值之重、涉及单位之多,均为过去少有;四是首次通过追踪有代表性的回归文物从颠沛散失到盛世重光的回归历程,总结追索成果,铭记追索历程,从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强大的祖国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种家国情怀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珍视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漂泊久了,国宝会想家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地区)的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10倍之多。中国的流失文物,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本颗粒,维系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让国宝回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

    ■ 每一段归途都是传奇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或许对文物来说,在走回家园之前,它们得首先走出逼仄的展柜,用久违的名字代替陌生的编号,以鲜活的历史记忆,抚去表面的锈迹斑斑。

    岁月轮转,烽火已熄,古道上音尘绝,戍卒的书信埋在黄沙下,王侯的宫苑隐藏在高楼间。那些城邑、道路、边关、堰渠,曾见证着每一个鲜活的人,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生,慢慢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流落他乡的国宝,怀揣着深沉的“乡愁”——这些国宝,曾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见证过辉煌的文明,承载过无数的历史记忆。它们或是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刻满神秘的纹饰,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或是细腻温润的瓷器,如同一首首无声的诗歌,展现着东方美学的神韵。然而,命运的波折让它们被迫远走他乡,漂泊在陌生的国度。

    他们曾眼望星辰,他们曾背负长天,他们曾跋山涉水,他们曾生死离别。人聚成邑,邑聚为国,支撑人类数千年文明与温暖绵延的,正是那些昼出夜伏,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

    2013年6月28日,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回家;2014年6月28日,商代青铜皿方罍器身回家;2015年4月13日,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金饰片回家……每一段归途,都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热泪盈眶的聚首。

    国宝回家,是对历史的尊重。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们的回归,是对历史的还原和弥补。每一件国宝的回归,都像是一颗遗失的珍珠重新回到了项链上,让我们的历史画卷更加完整。

    (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