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玄幻、科幻,你喜欢读哪一种?为什么不少企业家推崇《三体》?
周末读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路江涌的新书《科幻中的战略思维》,他写道:科幻小说更注重用科学理论解释虚构事物的合理性。其中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被称为“硬科幻”,以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为主的科幻文学被称为“软科幻”。无论软硬,都要求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科幻大师海因莱因曾提出一个区分科幻和奇幻/玄幻小说的方法,他说:科幻小说的作者要能够解释,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应该怎么做,而奇幻/玄幻小说的作者不需要解释。
中国的科幻小说早在20世纪初就有几次小高潮。1902年,梁启超写了本书叫《新中国未来记》,后来鲁迅也翻译了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从地球到月球》,等等。
《科幻中的战略思维》书中有一些深入的思考和洞察,比如:科幻小说里最常见的挑战是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反观人类文明史,又何尝不是一部“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不连续性中创造连续性”的历史呢?
本期读+采访和讨论建设中文数据语料库,中国的人工智能要解决中国的问题,AI大模型要说中国话,同样也体现了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战略思考。
王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