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12月6日,《新时代武汉市小学劳动教育“5L+”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专题教研暨课题研讨展示活动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举行。
活动由场外展区和场内展示组成。场外展区,有来自包括中山路小学在内的12所武昌区各小学的教师、学生代表进行的劳动教育成果展览。
武大一附小的中药香囊制作,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馨香;解放桥小学的手工皂制作,带来了“制皂快乐”的奇妙体验;水果湖一小的妙手生花染韵坊,色彩斑斓;珞珈山小学的“山·行”珞珈秋趣,自然韵味十足,仿佛酿就了一场秋天的盛宴;复兴路小学小田园大智慧、武汉小学瑞景校区桑蚕丝语、武昌南湖第二小学的科技小制作、中山路小学的非遗市集展览充分展现了劳动教育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多样性。
研讨会上,来自全市的劳动老师将劳动教育的实践思考和创新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展示。中山路小学的吴婷婷老师,以《“E”起跳舞》为题,带领孩子们用他们亲手打造的科创作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让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武昌区珞珈山小学的校长胡媞,以《在希望的田野上 做一粒好的种子》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劳动教育上的创新实践,包括开放讲堂的建构、五育融合的实践及多元异质评价的转型。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武汉市小学劳动教育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也为全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未来。武汉教育人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通讯员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