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代表委员热议建强枢纽功能

多建几条连通阳逻港的铁路专线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海锋 实习生寇天岑)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

    武汉应如何把握这一使命任务?代表委员热议,认为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关键之举。

    市人大代表、湖北楚象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滨说,打造高质量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关键在于提升开放枢纽的能级,优化枢纽的“硬联通”和“软联通”。王滨认为,武汉在枢纽“硬联通”上基础牢靠。在“软联通”方面,武汉仍存在明显短板。铁水联运作为高效的货运组织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等优点,但武汉铁水联运重点布局在阳逻港,全省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和80%的集装箱运输均通过阳逻港承接,存在“东北强、西南弱”的局面。

    “武汉经开区有雄厚的智能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拥有武汉长江上游优质的深水岸线和经开港、汉南港等多个港口及一类口岸作业区,但由于缺少疏港铁路专线,无法实现铁水联运,现有的物流运输保障能力与武汉经开区产业发展不够匹配。”王滨认为,加快推进武汉铁水联运体系建设,才能强化枢纽能级优势,吸引更多的“八方来客”和资源要素聚集,改变物流企业“吃不饱”、生产型企业运输成本“降不了”的现状。

    市政协常委、民进武汉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黄芬认为,武汉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必须依托供应链平台,助力企业外向发展。要整合物流、贸易、资金和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吸引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外向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开通欧美空运航线,帮助企业顺畅“出海”。

    市政协委员、协卓(武汉)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晏鸣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应加快拓展国际航线布局,重点增加直飞全球主要经济中心及新兴市场城市的航班频次,提高航空运输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提升天河国际机场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阳逻港应积极开辟江海直达航线,加强与近洋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贸易往来,推动武汉港成为内陆地区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水运枢纽;优化中欧班列(武汉)的运行线路,建立高效的货物集散和转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