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代表委员热议武汉创建国家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无人机可向氢能要动力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要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命健康、商业航天等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

    “低空经济并不是炒概念、赶时髦,更不只是一股潮流”“武汉有底气有拼劲积极创建国家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市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武汉低空经济发展。

    市人大代表、湖北佐尔美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志琦说:“武汉有广阔场景倒逼低空经济发展得快点、再快点!”他说,低空经济绝不等同于无人机,也绝不仅仅需要机场。要注重低空经济软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城市智眼”为例,要开发测绘遥感监测网络、低空无人机云控平台,还有人工智能算法库。他呼吁武汉充分集成利用卫星导航、物联网、AI算法等技术,提高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各项飞行数据处理能力。

    “向空中要发展空间,不能凭空想象,要因地制宜。”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高德智感董事长黄晟介绍,以生态企业普宙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为例,普宙正在光谷518平方公里的试验场部署超2000条航线,因地制宜加速建设机库,比如在大悦城顶楼借助空地搭设机库,在光谷的公园利用简便的钢制平台安放机库,能快速建点又与周围景观浑然一体。黄晟建议,发展低空经济物流场景应用,无须占用有限资源建仓。在未来房屋建设中,楼顶就可配套建设停机坪,每个楼顶都可以停靠无人机,发展低空经济,让楼顶成为货物传递的驿站。

    “发展低空经济是‘凭空’做增量,而不是占用资源去无序乱‘飞’。”市人大代表、抖音集团大区执行总裁熊传东也聚焦武汉低空经济发展带来建议。他认为,要“逐步丰富扩大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范畴”,谨防搞单一模式、同质化竞争。比如在省域、市域通航机场或中小起降点开展载人载物飞行,建网造图,边行边试,在市区内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智能交通、低空载人航空器应用、无人机物流运输、低空飞行营地等应用场景。

    “想象一下,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具有环保无污染、噪音小等特点,且能量密度高,可支持大载重、长续航,在电网巡检等耗时长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熊传东建议,武汉要强化自身优势,加快布局新能源低空动力技术和装备产业,引导新能源企业进入航空氢能源研发领域,“从动力系统制造看,‘车’与‘机’有共通之处,要向新技术要动力源、共‘链’共‘飞’,引导东风公司等头部企业开发布局低空制造产业。”

    市人大代表、卓尔宇航董事长曹天斌建议,低空经济要在汉成长为千亿级产业,一定要建立稳定的商业运营模式,吸引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