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孩子告诉我,她和百般宠爱她的男朋友分手了,“因为男朋友说,他的信仰就是我”。
男孩子的话似乎没有错。但也觉得女孩是对的。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为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它也可以指信服、崇拜,并奉为行为准则的事物。这个看似抽象却又无比实在的概念,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触及心灵最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这是革命者李大钊的信仰;“有了原子弹,我们国家必须要有核潜艇,我要求自己鞠躬尽瘁,也要和大家一道干成这事”——这是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的信仰;“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信仰……
无论是革命者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还是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不懈探索,艺术家对美的极致追求,都是信仰在不同维度上的展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图景。它们如同不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心灵的航道,引领着人们穿越迷茫与困境,向着光明与希望前行。
作家曾有情的新作《开在喜马拉雅南麓的格桑花》中有这样一个场面,藏族姐妹卓嘎、央宗,为守护近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反复在一块大石头上用红色油漆写下两个大字:中国。她们甚至不会说汉语,却感动了全中国。(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