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张菡 金煦 林琳
“医生,我要生了,憋不住了。”2月21日凌晨5时许,一名产妇把宝宝生在网约车上。所幸的是,司机一路疾驰,助产士全程电话护佑,母子平安。
2月24日,喜得三孩的江西籍妈妈张女士(化姓)怀抱着3.8公斤重的男婴,满心欢喜地出院回家。她说:“武汉人好热情,车上车下都在帮我。”
■ 离预产期还有9天
产妇凌晨“快要生了”
2月21日凌晨2时,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家中,距离预产期还有9天的张女士突然感觉腹部隐隐作痛。丈夫出差在外,老人在家照顾大宝、二宝,她想着等天亮再上医院。凌晨5时,一阵强过一阵的宫缩疼痛袭来。“等不了了”,她拿出手机叫网约车,然后赶紧收拾备产物品。
11分钟后,网约车到达,张女士由婆婆护送下楼。司机看到是一名孕妇,二话不说就协助张女士上车,帮她的婆婆放好行李箱,开车迅速前往附近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此前,张女士一直在那里做产检。她上车后立即给产科护士站打电话:“护士,我在来医院的出租车(网约车)上,还有十多分钟到。”
听到电话那头“一阵阵肚子疼,快要生了”的呼叫,值班护士吴涵立即送上安慰,用平稳而清晰的声音回应道:“你肚子疼的时候,千万不要向下用力,要张口呼气,放松。”“直接把车开到急诊部楼下,我们到门口接你。”“别担心,我们保持电话畅通,我会一直陪着你。”
吴涵一边用座机安抚张女士,一边用自己的手机与产科值班助产士万婷取得联系,打开免提让她加入通话。
■ 助产士全程电话指导
宝宝降生在网约车上
5时20分许,张女士那边的电话突然断了。
“难道有突发状况?”万婷立即拨过去。
“护士,我已经生了。”电话那头传来慌乱的声音,还夹杂着宝宝的哭声。“孩子嘴里有水,会不会呛羊水啊?”之前有过两次生产经验的张女士焦急地问。
从电话里能听到宝宝的哭声很响亮,这说明宝宝的呼吸道是畅通的。万婷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她对张女士说:“安心一点,宝宝目前是安全的。”“你让宝宝侧卧在你的肚子上,如果还有羊水也能顺着宝宝的嘴巴流出来,不会呛到气管里。”“找一件软一点的衣服把宝宝裹住保暖,不要盖住宝宝的脸,注意观察宝宝的脸色。”
急产、胎盘未自然娩出是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指导张女士安顿好宝宝后,万婷急忙询问她“感觉怎么样”。张女士连连说“我还好”,语气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医患通话期间,医院开通了产科绿色通道,产房、病房准备就绪。
5时32分,网约车抵达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当班产科医生姚杜鹃、助产士邱丽已提前在急诊部等候。急诊科、产科医护人员一起把由一根脐带相连的母子俩推进产房。
守在产房的万婷在电话中听到停车和医护人员接人的声音,这才放心。
姚杜鹃、万婷、邱丽团队迅速结扎脐带、人工剥离胎盘……张女士顺利回到病房。新生儿护理与评估同步完成——体重3.8公斤,健康男婴。
■ “这只是一点小事”
司机婉拒采访不留姓名
协和医院车谷院区产科护士长林琳介绍说,协和医院产科为急危重症孕产妇设置了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机制。一旦收到急危重症信息,产科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优先安排,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2月24日晚,与宝宝度过回家第一天的张女士状态良好。“司机直接送我去医院,也不嫌弃我会弄脏他的车或者有什么风险,一直把我护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一路上,医护人员一直保持电话畅通。”张女士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武汉人很暖心。”
据了解,为尽快送张女士就医,这位网约车司机途中还闯了红灯。不愿留下姓名的他婉拒了记者采访,觉得“这只是一点小事”。他请张女士写了一个“情况说明”,笑着说:“等接到‘闯红灯’罚单,我就把这个拿出来证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