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胡阳艳)4月14日中午,装载1.2万吨进口铁矿石的“江海直达16”轮历时5天缓缓停泊在鄂州三江港,这是“宁波舟山—鄂州三江港”进口矿石江海直达航线的首航,也标志着武汉新港三江港进口矿石集散基地正式建成投用。这批铁矿石将在72小时内完成交割、混配,再向长江中上游各大钢铁厂调拨。
4月14日11时45分,在黄石海事局鄂州海事处巡逻船的全程护航下,“江海直达16”轮顺利停靠三江港码头。船员们先后在船头和船尾撇缆拴绳,待轮船停稳后,货舱顶棚缓缓打开,细如砂的铁矿石呈现在眼前。
几分钟后,清仓作业正式开启,两台大型门座起重机以每小时800吨的速度协同作业,20吨级抓斗将铁矿石吊起后装入大货车。
此次首航装载的是来自巴西的铁矿石,从浙江舟山港出发仅用5天即直达鄂州,创下长江中游大宗商品物流新速度。随着三江港进口矿石集散基地的建成,通过“江海直达+基地+前置仓交割混配”模式,矿石可以在72小时内完成交割、混配,乘江船向长江中上游各大钢铁厂调拨,主要辐射武汉、重庆、南昌、九江、黄冈等地企业。
“传统江海联运需经长江江苏段中转,现在的直达模式可节省3天时间,物流成本降低10%。”湖北港口集团鄂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小平介绍,这种模式实现海港矿石仓向江港前移,货物在途即开展贸易,快速向钢铁厂交付,大大降低了钢铁厂的库存和资金成本。
据了解,三江港新建的进口矿石集散基地占地300亩,堆存能力达300万吨。正在扩建的70亩场地投用后,该基地总容量将提升至500万吨,成为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矿石集散(混配)基地。
“江海直达16”轮抵达三江港的同时,在距离码头1公里的三江港货站内,一列有着50节车厢的火车正在进行铁矿石装车。3小时后,3000吨铁矿石从这里发出,运往荆门市一家钢铁企业。
武昌南机务段机车司机李思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通过码头与货站之间的1公里大型封闭式传送带,来自澳洲、美洲和非洲的铁矿石每天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为省内钢铁企业“送货上门”。
依托江海直达和铁水联运,武汉新港三江港区正不断吸引沿海大宗商品和西南冶金、化工产品西送东出,形成长江中游双循环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