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在武汉分分钟遇见人形机器人

    ■ 炫酷舞者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空轨高新大道站,一辆空轨列车正在驶过;生态大走廊上,装载了光谷造“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狗,正与看AI展的小朋友斗舞。

    ■ 同台竞技

    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10款“汉产机器人”同台各展“绝活”。它们或手握哑铃展示力量,或面带微笑与人对话,或推倒后迅速站起,它们分别叫“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引来参观者驻足叫好。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 赏樱特使

    3月19日,堤角公园,人形机器人“小天”穿过樱花云廊,精准避开奔跑的孩童。它拿起文创礼袋,将礼物轻放在游客掌心时,游客又是欢笑又是惊叹。“小天”是武汉京天机器人公司的京天博特无极一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小天”此次化身赏樱特使,展示了“升级”后的多重本领:与游客畅聊,更在音乐旋律中起舞,与共舞的孩子构成一幅谐趣的画面。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 汉马志愿者

    3月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025武汉马拉松迎来了首个参赛选手报到领物日。现场人形机器人志愿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机器人志愿者不时向大家挥手,选手则纷纷与其互动拍照。委内瑞拉选手吴瑞龙看见人形机器人志愿者,开心地上前与它握手。

    苗剑 摄

    ■ 咖啡店实习生

    2月25日,光谷街头的咖啡店,“天问”正系着围裙当“实习生”,一杯杯咖啡被它稳稳送到顾客手中。“天问”是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统筹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已拥有“大脑”和“小脑”,并集成了该校自主研发的语言大模型。“天问”拥有国际上目前最低成本的高可靠性刚柔耦合灵巧手,可以如人手般精准抓取鸡蛋、苹果等不同形态的物品。

    ■ 生活帮手

    光谷东智科技展示的A2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观众与它握手互动。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智能机器人纷纷登台,让市民感受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飞速进步。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 智警小珞

    3月16日,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上,一台身着黑色马甲的人形机器人“智警小珞”穿梭在赏樱人群中,俏皮的电子提示音引发学生们惊呼欢笑。“智警小珞”具备360°全景深度感知功能,可自主实现巡航、奔跑、跳跃、智能识别等功能,为赏樱季安保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 嘉宾主持

    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在光谷广场环形站厅拉开帷幕,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共同研制,拥有出色负载能力的湖北明星机器人“劳动者3号”登上主舞台,担任活动嘉宾主持。

    曾几何时,人形机器人还只是科幻作品里遥不可及的想象,如今却真切地融入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不管是在热闹喧嚣的街头,还是在人头攒动的展会现场,抑或风景宜人的公园景区,不经意间,你就能和这些可爱的“小伙伴”打个照面。

    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们,透过这一组图片,感受武汉与这些“未来伙伴”的奇妙缘分。在这些图片中,你会看到人形机器人在武汉的多样身影,它们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武汉城市创新发展的见证。它们正用独特的方式,逐步参与城市的发展,重塑市民的生活方式,展现着武汉在科技浪潮中涌动的创新活力。

    本版文字:记者高萌

    本版统筹:王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