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他们引进的省级海外人才过半是校友

湖北邀全球校友回来创业兴业

    □ 长江日报记者刘克取 实习生王昱麟    

    6月9日,湖北省“抓创业促就业”系列行动之“校友回归”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湖北省“校友回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聚焦解决好校友“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三个关键问题,围绕开展“校友+智力、科技、项目、企业、教育”五个专项行动,推出20条具体措施,多措并举邀全球校友回鄂创业兴业。

    ■ 力争到2027年招引超3000名校友人才

    近两年,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引进的省级海外人才中,校友占比55%。《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湖北省力争招引校友人才3000人以上,建成校友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30个以上,力争吸引校友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每年增长10%以上,促成校友企业与高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年均增长不低于20%,实现校友捐赠规模稳步增长。

    根据《方案》,我省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开辟“校友回归”专门通道,提供校友企业“一站式”服务和技术转移转化支持,并开通“校友回归”线上平台一码通办。

    在优化要素保障上,实施“校友回归”首站护航计划。支持联合设立校友创业基金、校友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与高校联合建立校友企业经济园。

    在优化激励机制上,我省将设立校友投资贡献积分,根据积分优先享受相关服务权益,分类制定“校友回归”激励包。

    在优化情感纽带上,打造校友与城市情感共同体,鼓励引导毕业生留鄂就业创业,支持学校组织开展“校友日”等活动。

    ■ 今年争取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

    在校友企业科研攻关“攻坚”上,湖北省支持校友企业参与“61020”全链条攻关和“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争取2025年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出一批标志性产品。鼓励校友企业围绕我省优势基础科学领域,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设立联合基金,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项目,在高水平基础研究中实现科研人才培养、学科水平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多方共赢。在强化重点领域突破上,引导校友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技术攻关突破;聚焦6G、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未来技术发现、跟踪、培育、应用链条。

    ■ 武大校友企业在鄂累计签约投资超6000亿元

    会上,武汉大学副校长李资远透露,自2017年“资智回汉”工程启动以来,武大校友企业在鄂累计签约投资超过6000亿元,泰康保险集团、亿纬锂能、小米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发挥了关键带动作用。

    武汉大学立足湖北、扎根武汉,始终以“凝聚校友力量,做好三个服务”为根本宗旨,创新校友和校友经济内涵,有效凝聚地方、学校、校友三方招商引智合力。据介绍,武汉大学全球校友组织体系建设已形成规模化、立体化格局,构建了以校友总会为中枢,以地域、行业、学科、年级、学院为维度的多元化校友工作网络。截至目前,全球校友组织总数达317个,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校友组织体系的持续健全与机制创新,为“校友回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