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常宇 邓国欢 彭继承)“不愧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举办“生命接力 爱如星火”活动。现场共有700余名市民完成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其中“90后”“00后”所占比例为70.3%,青年群体成为推动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我每次讲出自己的经历都会痛彻心扉,但还是要去做。只有更多捐献志愿者站出来,才会有更多的人获得生的希望。”两度捐出孩子遗体和器官的康女士应邀上台所作的分享,让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康女士的第一个女儿睿睿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康女士割肝救女,睿睿却因术后出现严重排异反应而不幸离世。由于当时错过了器官捐献的最佳时机,她最终决定将睿睿的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科学研究。
康女士的第二个女儿佳佳不幸患上弥漫性脑胶质瘤,被发现时瘤体基本覆盖了脑干,失去治疗意义。
“我不是狠心,捐出孩子的器官是想让她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2021年4月13日,4岁半的佳佳被诊断为脑死亡,康女士强忍悲痛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书,捐出了孩子的一肝、两肾、一对眼角膜,先后挽救了一名肝衰竭患儿和两名肾衰竭患儿的生命,并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除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家属,很多器官移植受者也参加了同济医院此次活动。尤女士现场分享了自身经历。2008年,她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现在,她也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据了解,在现场参加活动的器官移植受者中,半数已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
同济医院常务副院长廖家智介绍,2024年,我国有很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因器官短缺而失去生的希望。推进器官捐献事业,既需要技术的突破,又需要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作为中国器官移植的发源地和器官捐献事业的摇篮,同济医院已完成器官捐献1700多例。”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杰透露,该院器官移植手术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肝、肾移植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