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陂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黄陂区新建医疗设施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医疗体系为百万人民筑起健康屏障。
构建覆盖广泛、联动紧密的医疗网络,推动服务升级,确保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惠及全区。医疗工作者聚焦群众需求,探索实践新路径、新模式,为健康黄陂贡献力量。
■ 强硬件:
优质资源“沉下去”,就医体验“提上来”
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硬件是根基。2024年,黄陂迎来医疗基建丰收: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启用,结束了老院区空间局促的历史;区妇幼保健院盘龙城院区投用,有效缓解盘龙城地区妇幼保健需求;王家河卫生院提档升级项目加速收尾,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逐步开放,基层网底不断加固。
布局优化向更大范围拓展。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签约建设紧密型医联体,与武汉市第六医院共建的盘龙城府河院区项目稳步推进。
2025年,黄陂区将继续支持市一医院制剂中心落地,新建天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区妇幼保健院冲刺三级规模,王家河卫生院新院即将投用。“城区有高地、街乡有枢纽、社区(村)有网点”的均衡医疗资源图景加速形成。
■ 强协同:
医联体“联”出高效,“通”达民心
“真没想到,在卫生院拍的片子,区医院和市里的专家都能看,不用来回跑!”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完成转诊的李女士,对检查结果互认制度赞不绝口。
2024年,黄陂区实现检验结果互认82项、检查结果互认60项,完成互认报告5.6万份。这得益于区域信息平台建设与医联体内质控同质化管理。长岭、横店等基层卫生院上线DRG系统,促进精细化管理与上下联动。
2025年,黄陂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作为全年工作之“纲”,清晰规划:深化“武汉市中心医院—黄陂区人民医院—基层机构”合作链,新建“武汉儿童医院—黄陂区妇幼—天汇社区”妇幼专联体,提升“黄陂区中医医院—基层机构”中医专联体。让资源“内联外引”更高效,推动全区服务能力整体跃升。
■ 强科技:
数智赋能,提质增效惠基层
在黄陂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正通过数智化系统将切片信息上传至省市平台。“以前基层送检需几天,现在部分疑难切片可远程会诊,效率大大提升。”该院病理科负责人介绍。2024年,黄陂启动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区人民医院建成B级病理科接入省市系统。智慧药房全面投用,智慧服务场景持续落地。
2025年,数智化建设目标更高:改造区120急救中心信息系统,上线区疾控中心LIS系统,实现样本检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区属三大医院稳步推进“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智慧服务三级”的建设目标。
从硬件“强筋健骨”,到医联体“血脉畅通”,再到数智化“神经末梢”激活,黄陂的“强基工程”是一条覆盖全链条的系统工程。它以紧密型医联体为纲,以资源下沉、能力提升、服务优化为目,纲举目张,正为“健康武汉”贡献“黄陂经验”。
撰文:张越 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