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12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黄陂区人民医院:

引领区域医疗网络化 创新便民服务数智化

    黄陂区人民医院新院区。

    近年来,在黄陂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黄陂区卫健局引领医疗体系织就健康网络,为健康黄陂注入动力。其中,黄陂区人民医院发挥龙头作用,构建覆盖广泛的医疗网络,推动资源下沉基层,努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 

    ■ 深化医联体协作

    打造家门口高品质诊疗服务

    3月7日,黄陂“1+1+N”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会在黄陂区人民医院召开。这是以武汉市中心医院为龙头、黄陂区人民医院为主体、N家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的紧密型医联体。

    会上,武汉市中心医院5位专家受聘出任黄陂区人民医院学科主任,双方首批29个学科共建项目顺利完成签约。同时,黄陂区的8家基层医疗机构正式获授医共体成员牌匾,成为“1+1+N”医联体成员单位。 

    其后,黄陂区人民医院通过组建巡回医疗队、开设联合门诊、联合病房、远程医疗、帮建特色专科等多种形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紧密联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3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原副院长、创伤中心首席专家白祥军教授受聘为黄陂区人民医院特聘教授。每周三,白祥军团队在该院急诊科工作室开展诊疗服务,并通过病区查房、教学指导等方式实现技术传帮带。

    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蒋建新与白祥军教授一行来到黄陂区人民医院,对医院创伤外科学科建设及同济创伤外科专科联盟合作项目开展指导。 

    ■ 推进智慧医院数智化转型

    创新“一站式”疾病诊疗模式

    3月,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积极落实国家卫健委为民服务相关精神,该院推出一号管七天、一对一陪诊、全年无假日等为民健康服务8件实事。 

    4月,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黄陂区人民医院对门诊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以疾病诊疗区为单元,整合相关学科到同一诊区,提升学科协作效率,形成“一站式”诊疗模式,缩短患者就诊路径和时间,减少跨楼层奔波,实现高效诊疗。 

    近期,黄陂区人民医院即将上线“小木兰——智能就医助手”,据了解,其依托AI大模型+面向患者就医服务的流程自动化编排技术,上线后为患者带来减少就医时间、优化就诊流程等便捷体验。 

    黄陂区人民医院院长杨国良表示,未来该医院将深化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全域覆盖;聚焦学科强院,拓展创伤外科、心血管等优势专科,强化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加速智慧医院建设,推进AI智能就医系统落地,优化“一站式”诊疗服务;为区域群众提供全周期、高品质医疗服务,助力健康黄陂建设迈向新高度。 

    撰文:张越 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