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王越 张才栋 刘菲
6月15日,天气晴好,通往黄陂木兰草原的火塔公路,自驾车辆川流不息,不时有游客停下选购路边果园的水果。果农张爱国正在自家的“水果小木屋”拍摄抖音,推销刚采摘的黄桃。今年,火塔公路沿线新建35个景观式瓜果售卖亭,解决了果农售卖环境“一刮风就飘摇不定,一下雨就满地泥泞”的问题。
■ 黄陂果农搬进“水果小木屋”
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内驱车到达黄陂王家河街道,沿火塔公路前行,只见每隔数百米,就有一座“水果小木屋”,摆满了黄桃、葡萄、桑葚等当季水果,果香四溢。
火塔公路是一条美丽的乡村公路,两侧绿树成荫,是前往木兰草原、木兰水镇、木兰玫瑰园等景区的必经之路。每逢周末节假日,自驾游客众多,沿线分布的采摘果园也吸引不少人停车体验。
“以前路边摆摊,撑个伞不好看,车子从旁边呼啸而过,也不安全。有了这个小木屋,环境变好了,刮风下雨、风吹日晒都不怕。”果农张爱国带记者来到瓜果售卖亭内,只见里面整齐码放着一箱箱刚采摘的黄桃。
张爱国给自己的“水果小木屋”起名“木兰禾香园”。他有80亩果园,桃、梨为主,“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我们家桃子甜,有黄桃、蟠桃、苹果桃等五个品种,欢迎大家来采摘”。张爱国还在“水果小木屋”前拍摄,他在抖音有2300多名粉丝,现在不少果农都靠拍短视频、直播引流。他告诉记者:“小木屋5月20日投用,到现在销售约2万元,游客反响很好。”
曾在杭州打拼多年的胡德文,看准火塔公路沿线的旅游潜力,与姐姐胡芳回乡承包60亩果园。“早期主要靠线上销售和熟客,想拓展线下,却苦于没有像样的门面。”胡芳坦言。如今,崭新的木质售卖亭和统一设计制作的醒目招牌,彻底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胡芳说:“这个招牌太重要了,客人用电子地图可精准定位我们,开车过来一看招牌就能找到我们。”
有了这个“黄金屋”,姐弟俩不仅能把新鲜水果和自酿果酒整齐陈列,电脑在售卖亭里一摆,更将其打造成集销售、线上运营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现在,姐弟俩又新开了两个15亩果园,正申请再建一座瓜果售卖亭。
■ 农旅融合吸引游客再回头
过去简陋的水果售卖环境不仅影响游客体验,更制约着果农增收和区域旅游形象提升。王家河街道从2019年开始着手改善这一状况,今年结合“四线一口”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实施了瓜果售卖亭改造项目。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汪建介绍,街道对有需求的果园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售卖亭,并给予50%的补贴。目前已经建成35个规范化的售卖亭,每个亭子都有编号,方便管理,面积3到10平方米不等。
果农有了固定销售场所,还能和周边景区联动,回头客也增加了不少。
黄陂区城市综合管理指挥协调中心主任徐华称,作为武汉“北大门”和全域旅游大区,黄陂区主动将5条重要旅游景区线路纳入市级“四线一口”整治的延伸范围。
岱黄高速沿线,1.57万平方米的花卉长廊正悄然绽放,各色花卉将这条城市“迎宾大道”装点得格外亮丽。而在机场通道附近的乡村,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农具屋既解决了农具存放难题,又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共排查整改‘四线一口’及延伸线各类环境问题11000余个。”徐华表示,将全力推动整治从“治标”向“治本”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