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法金融活动花样频出、诈骗手法迭代升级的现实环境中,湖北银行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使命,构建起覆盖网点阵地、园区社区、警银联动、科技赋能、节庆营销的立体化防非体系。从端午香囊里的“财富粽”到元宵非遗活动中的金融课堂,从网点大堂的风险提示到上门服务时的防诈宣讲,湖北银行将防非宣传融入金融服务全场景,用专业与温度筑牢群众资金安全防线。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外出宣传200场,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成功拦截百万元级诈骗案件,以实际行动诠释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 网点+园区双线发力
构建防非立体宣传矩阵
湖北银行利用网点阵地,打造家门口的金融安全课堂。湖北银行全辖250余家网点化身防非“主阵地”,通过LED屏滚动播放风险警示、大厅电视循环播放案例视频、柜台摆放宣传折页等方式,让金融安全知识触手可及。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化身“防非宣传员”,在办理业务时主动开展风险提示,将“低风险高回报是伪命题”等核心理念融入日常服务。
湖北银行江夏支行在2025年端午期间创新推出“粽香传千里”主题活动,营业网点悬挂艾草香囊营造传统氛围,同时设置插花等互动环节,在花艺师指导下制作花束时舒缓身心,工作人员则巧妙穿插讲解非法集资识别技巧,将“理财需保持清醒定力”的理念融入节日体验。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金融教育的活动,让防非知识在温馨氛围中深入人心。
园区辐射,让防非知识走进千万社区。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湖北银行各分支行主动走进机关、工厂、学校、社区等场景。湖北银行武汉自贸区分行东湖支行副行长肖雪作为连续两年受聘的武汉市防非公益讲师,于去年12月11日深入洪山区和平街道保利城社区,为50余名党员及居民代表带来一场接地气的防非讲座。她以“投资理财”“区块链”“海外上市”等虚假项目为例,揭露不法分子利用“亲友传帮带”链条扩散骗局的套路,特别提醒老年群体警惕“亲情诱骗”,强调“过耳之言不可轻信”的防诈原则。
数据显示,湖北银行今年已开展外出宣传200场,发放传单、赠品等宣传资料万余份,足迹遍布园区、村屯。在走进社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讲解“高息返利”“虚拟货币”等典型骗局,更现场演示通过正规渠道核实项目资质的方法,帮助群众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辨”,构建起“网点渗透+园区辐射”的立体化宣传网络。
■ 警银联动+科技赋能
打造风险拦截实战防线
湖北银行建立“防”“打”结合的警银联动机制,将员工培养成守护资金安全的“忠诚卫士”。4月30日,湖北银行汉口支行上演惊险一幕:一位退休老干部通过熟人介绍要求紧急购买百万元黄金,工作人员刘耘含在沟通中发现三大异常——客户不计较价格、全程紧盯手机与“科技公司”联系、拒绝说明用途且神色慌张。凭借十年从业经验,她判断客户遭遇诈骗,立即以“调货延迟”稳住对方,同时联系家属并启动防诈应急预案。
经警方核实,所谓“科技公司”实为诈骗团伙,他们通过社交平台伪装成农业投资项目,利用近百个“托儿”伪造收益记录制造投资紧迫感。最终,在银行与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客户醒悟并避免100万元损失。该案例被纳入市机制办金融治理工作周通报,获反诈中心表扬为“老年人防诈典型范例”,其“多问一句、多管一事”的责任意识成为全行标杆。
科技赋能,智能手段筑牢数字防非屏障。在提升人工识别能力的同时,湖北银行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防非效能。湖北银行江夏支行在为78岁行动不便的陈爷爷提供上门办理解冻银行卡服务时,携带移动pad设备完成身份核验、视频录像等全流程合规操作,既解决特殊群体服务难题,又通过智能设备确保业务可追溯。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步向老人普及“养老投资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针对老年人的常见套路,将上门服务转化为“一对一”防非课堂。
此外,湖北银行鼓励分支机构创新线上宣传渠道,自主拍摄防非宣传视频10余部,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传播;在业务核查中引入“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对涉及“公司转账”“投资理财”的异常交易实时核验企业资质,构建起“人工经验+科技工具”的双重防控体系,让非法金融活动在数字时代无所遁形。
■ 节日营销+长效服务
厚植全民防非文化土壤
湖北银行创新打造“节庆防非”特色模式,将传统节日转化为金融教育的最佳场景。元宵节期间,湖北银行江夏支行参与“2025非遗元宵节”活动,尽管阴雨绵绵,工作人员仍在舞台周边设置宣传点位,向观演居民讲解“网络贷款陷阱”“虚假投资平台”等风险,同时推广定期存款、贷款等正规产品。一位居民现场表示:“银行把金融知识送到庙会,既应景又实用,让我们过节也不忘防诈骗。”
3·15消费者权益日,湖北银行走进江夏区老年大学,围绕“防范非法集资、识别金融诈骗陷阱”主题,剖析“高额回报”“虚拟货币”“养老投资”等案例,将晦涩的金融术语转化为“天上不会掉馅饼”“熟人推荐也要核实”等生活警示。活动结束后,多位老人拉着工作人员追问举报渠道,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防非意识升级。
防非宣传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湖北银行将防非知识融入日常服务链条:湖北银行北华街支行围绕周边社区开展常态化宣传,在办理业务时向老年客户发放“防诈小贴士”;湖北银行江夏支行针对特殊客户群体建立上门服务必讲防非知识的机制,在为陈爷爷办理业务时,特意叮嘱其“不轻信陌生电话、不向他人透露密码”;各网点在客户咨询理财产品时,必先进行风险提示,引导树立“收益与风险匹配”的投资观。
从端午“财富粽”到元宵“金融礼包”,从3·15专题讲座到日常业务办理,湖北银行正通过“服务触点+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让防非理念渗透到群众金融生活的每个环节。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所说:“银行把防骗讲得这么贴心,我们自然会把‘钱袋子’护得更牢。”
从网点里的一堂讲座到街头的一次宣讲,从紧急拦截的百万元资金到上门服务时的一句提醒,湖北银行用“阵地化宣传+实战化拦截+场景化教育”的组合拳,构建起有温度、有实效的防非体系。在非法金融活动不断变异的当下,湖北银行将持续以专业之力、科技之智、服务之情,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让“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的承诺,成为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坚实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