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6月2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开发“剧本游”新品

他让70多个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翻番

    金运互动以历史文化故事为背景,为70多个博物馆定制文创产品。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摄

    □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一套“剧本游”能为一个博物馆每月售出上千个文创纪念品。32岁的梁浩东从盲盒向故事类文创产品的转型,不仅为自己的公司带来上百万元营收,还让70多个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翻了番。

    ■ 数字人带观众“揭秘”简牍

    “这个冰箱贴就是刚才‘剧本游’里介绍过的秦简!”6月24日,云梦县博物馆的文创商店里,游客围着秦简冰箱贴、“秦人游湖”音乐盒等文创产品前,回味着刚刚结束的“剧本游”。

    游客口中的“剧本游”是由武汉金运互动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运互动”)设计的《秦简圣地》。扫描馆内二维码后,数字人“秦令史‘喜’”便出现在手机里,用互动游戏的方式指引游客逐一来到各个展位前,一步步“揭秘”简牍的故事。

    《秦简圣地》推出不到半年,云梦县博物馆相关独家文创纪念品月销售额最高达5万元。文创产品均价在25至60元之间,换算下来每月可售出上千件文创产品。馆内《古泽风华》《奇光异彩》漆器专题“剧本游”及文创产品上线10余天,高峰时期有1200多人同时体验。

    ■ 为博物馆设计“剧本游”文创产品

    2016年,23岁的梁浩东从国外留学回汉后创办金运互动,以盲盒设计与销售为主要业务。2023年,其盲盒业务营收突破亿元时,他却想到要转型。

    “盲盒毕竟是凭空制造的形象,淘汰速度快。相比之下,‘文化游’市场火热,更有活力。”他说,“如今大型博物馆门前已经排起长队,但还有许多地方博物馆、主题类博物馆尚未讲出他们的文化故事。我们想去讲好这些故事。”

    2023年起,金运互动依托母公司金运激光在3D打印、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开始为博物馆设计“剧本游”和相关独家文创产品。

    从盲盒设计转向文化类产品设计,设计团队不仅没有“水土不服”,设计周期反而从半年缩短至半个月。

    金运互动产品总监张明晗说,“比如在云梦县博物馆项目中,简牍、漆器等国宝文化故事丰富,云梦本地皮影戏则很有美学韵味。我们用激光工艺雕刻出漆器外观的金属冰箱贴,再用半透明材质填充镂空处,做出的文创产品非常漂亮且体现文化底蕴。目前,我们一共设计了云梦相关文化内容的文创产品45款,目前热销的有20多款”。

    ■ 让历史街区老建筑“动起来”

    在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由江岸区主导、金运互动设计的《汉口往事》剧本游已经落地。用手机扫描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能通过AR技术让珞园、八七会议会址等历史建筑“动起来”,带动游客平均游玩时长从15分钟延长至40多分钟,游览区域从巴公房子门前扩大至整个黎黄陂路片区。

    “‘剧本游+故事文创’模式下,游客不再因为某款文创产品火热就‘跟风’购买,而是真正被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打动,才想要留下一个纪念品。”梁浩东说,“我们转型去探索这种新模式,正是希望文创因文化而被人喜爱。”

    金运互动开发的一系列数字化文旅场景,入选了江岸区发布的5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