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背景下,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光谷职院”)作为全国唯一以“光谷”命名的高校,立足武汉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以“服务光谷、赋能产业”为使命,探索出一条“专业对接产业、教学对接岗位”的特色办学之路。建校9年来,学校培养的2万余名毕业生中,40%扎根光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 党建引领:筑牢职教育人根基
“职业教育不仅要教技能,更要育匠心。”学校党委书记饶水林介绍,学校将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打造“红色引擎”,通过“党员教师先锋岗”“校企联合党支部”等载体,把思政课堂搬到企业车间、竞赛赛场。
2025年5月,互联网+学院党总支“藏龙五青”志愿服务队联合江夏区小李村开展“反诈护老筑防线”志愿服务活动。辅导员党员黄紫薇带领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情景剧演示新型诈骗手段,帮助200余位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没想到学生们教的‘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真帮我识破了一个保健品诈骗电话!”村民王奶奶感激地说。
大健康学院则将党课搬到青龙山抗战遗址。在“红心永向党”研学活动中,师生通过模拟战场救护、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将专业技能的“救死扶伤”与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紧密结合。“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师生深刻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使命。”党总支书记郭双生说。
在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党支部牵头组建“电竞思政工作室”,将团队协作、公平竞技等价值观融入训练。学生党员张子豪说:“我们打比赛不仅是争荣誉,更要展现中国电竞青年的精神风貌。”该专业连续两年斩获全国电竞大赛冠军,击败多所省、部属高校战队,成为“课程思政”的鲜活样本。
■ 特色专业:瞄准产业需求育人才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从“玩游戏”到“做产业”。2017年,教育部新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光谷职院率先响应,与武汉本土企业“怪兽科技”共建产业学院。专业教师李锋回忆:第一批学生家长质疑“这是教孩子打游戏?”实际上,光谷职院的电子竞技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已覆盖赛事运营、直播编导、电竞康复等全产业链,内涵和外延早就不再是传统的“打游戏”了。学生王梓轩在校期间考取电竞裁判证,毕业后入职上海电竞协会,年薪超15万元。近三届毕业生中,85%进入头部电竞企业,5名学生自主创业成立MCN机构,年营收突破千万元。
2025年6月,GZ战队挺进京东校园之星电竞大赛全国四强,这是该校继2018年王者荣耀全国夺冠后的又一突破。教练龚正揭秘:“我们按职业战队标准训练,每天8小时技战术分析,连队员的饮食作息都有科学管理。”
今年毕业季,到学校招聘的多趣互娱传媒校招现场异常火爆。这家新兴游戏企业为电竞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不露脸主播”等岗位,大三学生张子轩当场获得offer:“学校教的直播话术课直接用在面试中,HR说这就是他们需要的‘即战力’。”目前,该专业已与5家电竞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室,毕业生平均起薪达8000元。
专升本定制班打破职教“天花板”。2018年,光谷职院首创“专升本特色班”,构建“课程强化+心理辅导+就业兜底”培养链。学校在每个学院招收专升本意愿强烈,且基础稳固的学生专门组班,为学生配备英语老师,设立半年的培训时间,将专升本中学生集中的问题集中解决,同时,学生就业后也能通过成人高考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
在光谷职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刘颖的“逆袭”故事广为流传:大一时成绩垫底,加入专升本班后,教师团队为她定制“早6晚10”强化计划。“学校每天对我们进行6小时英语特训,教授还带我们到本科院校旁听,彻底消除了‘职教生’的自卑感。老师们甚至连我的考前焦虑都考虑到了,专门安排心理辅导。”刘颖说。最终,不仅刘颖考入武汉轻工大学,与她同寝室的另外三名室友也全部考入武汉轻工大学。
目前,该班升学率连续五年超70%,未升学学生可通过校企合作“直通车”就业。2025年,该校专升本通过率再创新高,超过74%。
实际上,光谷职院还有其他许多极具特色的举措:去年开设的预征预储班,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立志保家卫国的学生能顺利入伍,学校从生活习惯、体能训练、国防教育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机器人实训基地成为学生们教学实践的竞技场……
■ 强师赋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校以来,光谷职院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构建了一支70%以上具备“教师+工程师”资质的双师型队伍。学校实施“五个一”师资培养工程: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完成 1个月企业实践、获取1项职业资格证书、指导1项技能竞赛、参与1个校企合作项目、参与1门产教融合课程。
近三年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师生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累计获奖150余项,其中在“挑战杯”“工匠杯”“中银杯”等赛事中斩获佳绩,并摘得电子竞技全国八强、工业机器人比赛金奖等荣誉。同时,教师团队学术成果丰硕,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教师既是讲台上的名师,也是车间里的能手。”学校从烽火科技,华工正源集团等企业引进200多名技术骨干担任产业导师,将企业的最新发展和专业技能带到了课堂。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师龚正就是通过“怪兽科技—学校联合培养计划”,从职业选手转型为金牌教练,他培养的学生已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12项。
学校还对教师提出硬性要求,暑假必须赴企业实践3周。机电专业教师张伟在武汉锐科激光顶岗期间,将光纤调试技术转化为教学案例,企业最新技术半年内就会进入教材;互联网+学院教师陈建在二木设计的调研则带来课程改革:新增BIM建模课时,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毕业设计评审。“现在学生作品就是我们的项目方案,省去半年培训期。”公司总经理王林说。
■ 产教融合:把课堂搬进生产线
校长“百企行”让专业跟着产业走。在校长危道军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连续多年走访烽火科技、华工正源集团等百余家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2025年6月,副校长贺国瑛带队走访蕲春县,共建“大健康产业人才培育基地”。艾灸专业学生将直接进入当地企业“现代师带徒”体系,县领导当场为3名教师颁发“招才大使”聘书。“光谷职院的学生懂技术、能吃苦,正是我们需要的‘新艾农’。”蕲春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
实训基地真设备练真本领。在光谷职院校内的机器人实训基地,学生正调试六轴机械臂完成汽车零部件装配。学校落户藏龙岛以后,学校投入2栋4万平方米实训大楼,机器人实训基地配备工业级六轴机械臂、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可供智能制造、物联网等6个专业使用。学生团队在此研发的“光谷号”搬运机器人,获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这些设备与烽火科技完全同款,学生上岗就能操作。”指导教师张伟介绍。
■ 办学成果:就业率背后的“光谷贡献”
近三年,光谷职院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4%以上,毕业生留鄂率超70%,其中2000余人进入华工正源、联想武汉基地等光谷龙头企业。在光谷的芯片车间、电竞直播间、生物实验室,处处可见该校毕业生的身影。2023年,学校获评“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25年“以赛促学”成果表彰大会上,15名获奖学生全部收到企业预录用通知。“比赛题目来自企业真实需求,获奖等于获得职场通行证。”互联网+学院院长刘继清说。
光谷职院自2016年办学以来,历经了杨家湾初创、东湖梨园蛰伏、藏龙岛蝶变的过程,在省教育领导和美联教育集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两次大规模校址搬迁,学校党政领导运筹帷幄,管理有方,井然有序;面对曾经的质疑,光谷职业学院用办学实力赢得了社会赞誉;面对疫情的考验,光谷职业学院众志成城,守住了底线。如今的光谷职院,靠着不服输的韧劲和坚持质量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闯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新路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汤逊湖畔,为湖北支点建设源源不断输送着新的动力。
从“杨家湾蜗居”到“藏龙岛崛起”,从“跟跑产业”到“反哺区域”,年轻的光谷职院以“小而精、特而强”的办学实践,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担当。正如饶水林所言:“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光谷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螺丝钉’——虽小却关键,平凡却不可替代。”
文/陈玲 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