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这个博物馆藏有“活化石”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免费宝藏博物馆,它实在太低调了。
6月22日,在朋友推荐下,我带着女儿解锁了武汉一个小众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这里人少、知识密度高,简直就是一个免费的自然科学课堂。
水生生物博物馆位于武昌东湖南路7号。一进博物馆大厅,我和女儿就看到不少鱼形装饰,氛围感十足。起初,光听名称,我以为这里和海洋公园差不多,会有各种鲜活的水生生物。可真正走进馆内,我才发现里面展示的都是水生生物标本。
这里有中华鲟、白鲟、扬子鳄等生物标本,还有被誉为“活化石”的矛尾鱼标本。我和女儿认真阅读了矛尾鱼的相关介绍,上面写着“据悉,目前全中国仅有6条矛尾鱼标本”,瞬间觉得这个博物馆的含金量超高。
馆内,被称为“长江鱼王”的中华鲟标本足足有3.4米长,看上去十分震撼。女儿站在它面前,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威严”。相信不少人对白鱀豚“淇淇”也不陌生,馆内专门设置了“淇淇”的相关展区,我们看到了它生前的模样。
6岁的女儿刚开始看到那些大型标本时还有点害怕。我给她简单讲解了一些关于标本的知识后,她渐渐放松下来,后来看鲨鱼、蜥蜴标本也觉得津津有味。大家要是带年纪较小的孩子来参观,我建议提前用绘本做些引导,这样效果会更好。女儿还在馆内观看了一些科普影像,沉浸式感受水生生物的魅力,从而更加体会到环保的意义。
馆内面积不大,仔细参观也只需要一个小时。我想,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会带女儿去看长江江豚,让她对生态保护有更深刻、透彻的理解。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爱因斯文
◎ 延伸阅读
市民朋友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订阅号”预约参观。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预约平台每天18时30分关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工作日14时30分至17时、周末及节假日全天。部分节假日期间闭馆维护,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信息。
(整理: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