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近日在武汉经开区举行,海峡两岸汽车产业业界人士齐聚车谷,共谋两岸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两岸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协同、产业链条互补、生态体系共建。
“当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两岸企业家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工作组大陆方面牵头人、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面召集人苏波说,大陆新能源汽车发展领跑全球,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岸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探索相互赋能新途径,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两岸企业家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工作组台湾方面牵头人、能源及环保节能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台湾方面召集人杜紫军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将是推动汽车产业下一波变革的核心动力。武汉是中国大陆六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武汉经开区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与创新优势。“希望各方以此次交流会作为新起点,加强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开启两岸汽车产业合作新篇章。”
武汉与台湾人文相亲、商缘相通,是中部地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城市。武汉经开区与台湾渊源深厚,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顶益、顶津、武汉铭祥、广佳汽车饰件等台资企业相继落户,深耕车谷、蓬勃发展。
当天,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揭牌并落户武汉经开区。这是中部地区首家、大陆地区第二家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将打造海峡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标杆。
活动中,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与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现场签约。双方将深化产业合作,推动技术、产品、人才、市场、资本等要素深度融合,实现共赢。
东风汽车科技创新管理部副总经理、研发总院副院长张衡发布技术产品规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以及台湾用友资讯、岚图汽车、上海寅家电子、恩高光学等企业代表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前沿趋势与创新实践作专题演讲。
湖北汽车制造产业基础雄厚,不仅有“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且作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近年来发力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攻关,已建成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以及国家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试点核心区。
2023年,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在武汉经开区成立。经过两年发展,联盟已吸纳两岸近百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加入,并促成东风集团等整车厂与台企的研发合作,不断推动两岸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技术协同创新,武汉经开区有望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新华网武汉7月5日电(连迅 许振洪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