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质安先锋 农检护航”

田间到餐桌书写民生承诺

    武汉农检中心党员干部正在抽检樱桃,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烈日当空,蔬菜大棚内的气温直逼50℃。武汉农检中心第二党支部党员、技术负责人邓艳芹博士,和同事们一头扎进去,汗水瞬间浸透了白大褂,紧紧贴在背上。“高温高湿病虫害易发,抽样检测更要加密,市民的‘菜篮子’安全一刻不能放松。”邓艳芹抹了把汗说道。这支由党员骨干组成的“质安先锋”队伍,正是武汉连续18年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纪录的幕后守护者。

    “质安先锋 农检护航”——这八个字,是武汉农检中心第二党支部对千万武汉市民“舌尖安全”的庄严承诺。支部书记阐释品牌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融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每一个环节。”党员们冲锋在前,无论严寒酷暑,常年活跃在抽样、检测、宣传、服务一线,依托强大的技术平台,全力筑牢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安全防线。

    “质安先锋”的称号,是支部全体党员用硬实力和真行动赢得的。

    支部党员扛牢主责,锻造检测“硬核”实力。参加部省能力验证335项,全部一次性通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年均定量检测量跃升至近3600批次。检测参数从4大类241项扩增至6大类463项,实现检测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全覆盖”。

    支部积极参与构建市、区、街道企业“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形成以市、区监测为主导、街道快检为主力、企业自检为主体的严密网络。党员专家团队建立微信群,随时为基层检测人员答疑解惑;深入新城区调研,形成报告,解决实事。

    支部党员干部还创新开展“争当普法宣传先锋”活动,联合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及时对“催红番茄”谣言等进行辟谣,提升公众认知和信任度。

    强大的检测能力和主动靠前的服务,“质安先锋”的实践有效引导和推动了农业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转型。亚非种业、中科瑞渔等企业的实践表明,将农检理念融入生产链条,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版撰文/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程婷 李万里 王璐 王义

    本版策划/李英波 统筹/贾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