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南湖街道设“云上小哥驿站”

700多名小哥有了温暖的“家”

    “云上小哥驿站”开展相亲联谊会。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蔚 通讯员况昕昀 杨若楠 罗嘉柯)一部手机、一个“云上小哥驿站”,让武昌区南湖街道700多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有了温暖的“家”。  

    “这是能量加油站的位置,欢迎各位小哥来饮水、休息。”8月6日,南湖街道风华天城社区副书记游红一大早就在“云上小哥驿站”群里发送了社区新设立的能量加油站位置,方便快递、外卖小哥休息。

    2022年,南湖街道建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同步创新推出“云上小哥驿站”数字化平台,工作人员在29个站点张贴进群二维码,手把手引导小哥入群。

    “群里除了小哥,还有辖区内社区、商户、律师等,都是为小哥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主体。”游红说,“线上氛围轻松,大家更愿敞开心扉,‘云上小哥驿站’方便我们快速掌握骑手真实诉求,让关爱工作更精准。”

    通过线上社群聚合、线下阵地支撑,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关爱网络,让服务“指尖可达”。去年在南湖街道启用的全省首个小哥公寓,最初萌生的建设想法也是源自这个“云上小哥驿站”。

    “我住的地方偏、信号差、充电难,就图便宜。”“我这只能睡个觉,只是房租便宜。”2023年初,“云上小哥驿站”群内小哥有关租房的讨论引发街道关注。街道调查发现,不少外地骑手为节省开支,租住在偏远老旧、安全隐患突出的房屋。

    去年,街道与辖区企业合作盘活一处闲置售楼部,将其装修后整体出租给饿了么,打造成智慧小哥公寓。床铺、衣柜、空调、无线网络等设施齐全,公共区域更贴心设置停车区、自助洗衣房、晾晒区、热餐区、阅读区等,月租金低至350元。

    “这个暑假,不少小哥把家人接到了小哥公寓。生活条件好,一来可以陪陪他们,二来也让他们放心,我们在外地生活得也挺好。”小哥王勇说。

    “真正让小哥们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秋莉表示,“云上小哥驿站”累计发布活动通知百余次,惠及超9000人次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群内集聚街道党建工作者、工会协理员、交警、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力量,在线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答疑解惑,同时形成每周“半小时学习”制度,每周四街道工作人员会上传整理好的理论政策、实用技能、行业动态等资料,有效填补了线下服务的空当。

    “云上小哥驿站”不仅成为新就业群体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还成为街道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

    今年6月,王勇在“云上小哥驿站”倡议为辖区高考护航,10余名小哥迅速响应,他们给电动车插上“爱心送考”旗,备好文具和矿泉水,随时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服务。

    近年来,南湖街道招募新就业群体组建了“小区轻骑兵”、“同心先锋队”、小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综合应急救援志愿队和小哥普法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义务清扫、文明劝导、应急支援,常常一呼百应。他们作为“流动网格员”穿梭街巷,发现道路破损、井盖丢失等问题便拍照上传云端,方便街道、社区“马上办”。

    南湖街道紧紧围绕新就业群体“工、学、行、吃、休、住”需求,逐步打造以2个小哥驿站为枢纽,以1栋小哥公寓、2处幸福食堂、7个友好社区、14个学习小站、28个小区补给站为支撑的全要素立体化新就业群体服务“友好街道”。

    (参与采写: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