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汉马牵手博乐马拉松

谱写文体旅融合新篇章

    博乐马拉松起跑前。

    夏特克·海拉提 摄

    赛道上颇具民族风情的音乐加油站。

    夏特克·海拉提 摄

    美丽的博乐马拉松赛道。

    夏特克·海拉提 摄

    8月10日,新疆博乐。来自武汉的跑者熊娟率先冲过半马终点,成为2025博乐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稍早前,武汉援疆医生何琴与家人携手完成7公里健康跑。这场赛事,展示了长江之滨的武汉与天山脚下的博乐以体育为纽带、文化为内涵深度合作的成果。

    赛事中,武汉元素无处不在:除了有大批武汉跑者参赛,运营方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汉马体育公司)将武汉马拉松的成熟经验与博乐地域文化融合,打造“生态博河,魅力博马”品牌,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 援疆医生全家完赛

    她在当地医院“传帮带”

    8月10日清晨,博乐半马在开屏湖公园起跑,武汉援疆医生何琴一家三口踏上赛道。何琴率先完成7公里赛程,丈夫许弘和儿子许瑞麟随后完赛。何琴激动表示:“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

    许弘则称赞博乐美丽、干净、人民友好,他表示:“妻子来援疆建设,作为家人非常光荣,如果有机会我退休后也想来继续发光发热!”在领取了纪念奖牌后,全家站在终点处拍照留念,这也是半年多来何琴全家人的第一张合影。

    何琴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今年二月随武汉援疆工作队来到博乐,她与另外8名同行被分配在博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乐市人民医院)工作。在那里,她主导完成该院首台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推动了神经内科建设,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广受好评。

    何琴说:“我们来工作,不仅要开展手术,更要‘传帮带’,让技术留下来。”何琴发现,因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当地心血管患者较多,此前做心脏支架需赶往五百公里外的乌鲁木齐。武汉援疆医生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患者需求,他们不但带来多项新技术,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毫无保留传授经验,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 充分融合当地特色

    努力为博马打造最美赛道

    博乐半程马拉松创办于2024年,最初叫作博乐女子半程马拉松。2025年,通过武汉市体育局的积极推动,博乐半程马拉松引入在马拉松赛事运营领域经验丰富的汉马体育公司作为赛事运营方,旨在以专业力量助力博乐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当地8月温度较高紫外线较强的问题,汉马团队坚持“跑者至上”,优化服务细节,升级安全保障:增设雾炮车、喷淋点,倍增医疗人员与AED设备,600名志愿者全程服务。

    汉马体育公司负责人介绍,博乐半程马拉松赛道设计充分融合了当地特色。“线路是马拉松赛事的灵魂,我们努力在博乐打造一条‘最美赛道’,采用A-B式起终点布局,沿途经过博河生态长廊和博乐大巴扎(商业地标、汇聚美食、手工艺品),让跑友充分领略博乐的风景人文。尤其是半程终点首次设在大巴扎,可以很好地为跑友打造‘完赛即逛集’的体验。”

    ■ 体育纽带跨越山海

    促进体旅融合展示博乐形象

    从长江之滨到天山脚下,体育纽带跨越山海。为了办好2025博乐半程马拉松,汉马体育公司全力以赴,竞赛、宣传、商务、综合等部门协同,20余人团队奔赴一线,结合当地特色,以全新体育理念和办赛经验运营博乐半程马拉松。

    汉马体育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通过‘体育+’模式,为博乐引入先进理念与经验,按中国田协A类标准筹备和举办博乐半程马拉松,强调科技办赛、体旅融合、规范安全,助力赛事品质升级。比赛期间,我们采用国内最新计时和报名系统,提升赛事专业化程度,并通过赠送选手赛里木湖门票等方式,推动‘参赛即旅游’,激活文旅链。”

    2025博乐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展示博乐形象、推动体旅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在博乐半程马拉松筹备和举办期间,汉马体育公司多措并举,充分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博乐半程马拉松赛道设蒙古族、维吾尔族音乐加油站,营造民族团结氛围;通过长江灯光秀和全国媒体传播,展示博乐风光与非遗文化;部分完赛选手可直通2026武汉马拉松,搭建了向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进阶的通道;扩容赛事规模,吸引群众参与,传递全民健身理念。

    据了解,2026武汉体育消费周期间,还将为博乐半程马拉松设置专门的展台,并进行文化旅游等相关推荐。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通讯员龚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