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项目施工高峰期,50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1500名工人同时奋战。为确保进度,10个施工片区各由一名干部负责精准调度,工程进度甚至精确到小时。蔡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更是直接将项目协调会搬到轰鸣的施工现场,水务、交通、城管等20多个职能部门的干部现场办公,通力协作。
“服务企业必须从‘能解决什么’出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问题在一线解决,让作风在一线淬炼。”江汉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局干部高阳道出了许多一线干部的心声。
面对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武汉广大干部以“干则干好、干则必成”的决心,锚定“支点龙头”使命任务,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本色。
■ 项目提速、产业焕新
以实绩实效书写新业绩
加压奋进的担当作为,最终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和惠及民生的累累硕果。
“得益于武汉市商务局的周密安排和大力支持,我们才能实现海外市场零的突破。”回忆起半个月前和全市农机企业抱团赴泰国参展的经历,湖北农科润普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志平欣喜地告诉记者,他们在展会上拿到了50万美元意向订单,还启动了2项技术合作。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142.7亿元,增速22.3%,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保持前列。
在光谷九峰山实验室的洁净室外,研究员吴畅刚结束一轮实验,顾不上吃饭又匆匆投入会议。由他的团队牵头研发的全国首个100nm氮化镓流片PDK平台,发布仅4个月,就吸引了3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
这速度背后,是团队将开发周期压缩至1个月的极致拼搏——白天实验、深夜演算,泡面当正餐,公式写满黑板。全市各个领域的党员干部们加压奋进、拼搏赶超,拼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那份对“久久为功”的笃信与坚持。
在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一级主任科员杨鹏的工位经常被各类资料和文件包围。“任务重,时间紧!”8月12日中午,他滚动鼠标,在海量的文字资料和数据中紧张地查找信息、编制方案,感觉有点饿时,才顺手拿起桌上一块面包,撕开袋子匆匆啃了一口。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由局机关13名干部组成工作专班,推动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在武汉先行先试,为建设交通强国不断贡献武汉力量。
眼下的武汉,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岚图FREE+、猛士M817等十余款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密集上市,武钢全球最高端55万吨无取向硅钢项目建成投产,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首片晶圆下线,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子信息、网络安全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武汉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为目标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长江奔涌,不舍昼夜;武汉向前,步履铿锵。
在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勇闯新路,在产业升级的深水区敢涉险滩,在民生改善的细微处善作善为……
全市80多万名党员正以学拓视野,以比激活力,以赶破瓶颈,以超建新功,持续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负人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