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专家访谈

攻关脑科学临床应用,布局脑机接口多场景应用高地

    脑机接口按植入方式包括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脑机智能神经调控中心首席专家、神经外科教授李志强介绍,在侵入式脑机接口上,北京、上海和天津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有些项目已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在湖北,脑机接口技术表现同样亮眼,成果主要集中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不仅应用场景成熟,而且容易被大众接受,湖北有望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占据高地,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李志强说,早在2016年,中南医院便整合多学科资源成立了脑科中心,2021年又设立了脑科医院。在脑机接口研究方面,团队通过神经外科术中对不同脑区的脑电采集分析开展脑功能研究,在康复外骨骼研发、脊髓电刺激及精神认知疾病的磁治疗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期探索。

    “脑机接口技术既包括治疗,也包括监测。”在李志强教授看来,脑机接口技术建立在神经调控技术基础之上,借助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形成闭环系统;而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与分析则是脑机接口的前端关键技术。据了解,中南医院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神经调控技术领域起步早、技术全面且领先,成为湖北省该领域的佼佼者。目前,医院已构建从非侵入调控到微创植入的全链条脑机接口技术体系,能够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患者提供最适配的解决方案,让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今年7月,中南医院与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成立“脑机智能神经调控中心”。

    李志强表示,院企双方将围绕该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研发适用于临床场景的技术和设备,解决临床难题。以神经外科常见的外伤性颅脑损伤为例,传统脑电信号需要穿透颅骨采集,存在信号衰减问题,而在颅骨缺损窗口期获取脑电信号则更具优势,利用好该窗口期则可能实现神经调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这些方向都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李志强同时期望通过此次合作,整合全省脑机设备临床大数据,对现有医疗技术和设备进行迭代升级。

    据悉,作为国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技术的领军企业,依瑞德公司长期深耕脑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实际应用。公司总裁蔡胜安表示,这次与中南医院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重点推进“磁电闭环”等新技术的临床落地,让更多患者受益。此外,双方还将共同研发针对肿瘤患者的新型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蔡胜安介绍,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多模态闭环脑机调控技术,并与中南医院等省内顶尖医院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和临床示范中心,重点攻关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抑郁症、植物人唤醒、瘫痪康复、脑卒中等重大神经疾病治疗上的突破性应用,力争实现国内甚至全球首例成功案例。

    在介绍后续工作重点时,李志强透露,目前中南医院正在与高校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将传统需医生监测的电生理数据转化为AI识别,实现智能预警。同时,与高校物理学团队合作研发,将介入式有创脑压监测仪转化为无创多模态脑功能监测仪,对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脑机接口设备。“产学研深度协同模式正推动中南医院脑机接口技术,向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方向跨越式发展,让尖端医疗服务能真正实现普惠落地。”他表示。

    文/刘璇 张翼飞 丁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