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顶尖团队躬身实干铸硬核实力,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

以智提质关节置换术 以能筑牢急危救治网

    毗邻江夏区委区政府、倚靠谭鑫培公园,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恰似一艘巨轮,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奋进。

    科技赋能锻造区域标杆,率先在江夏开展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

    医院多担当、病患少担忧,赢得群众“接得住,救得活”赞扬。

    突破医疗边界,在江夏也能做人工智能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牵头建设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

    与江夏发展同频,顺应发展所向,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与智慧医疗融合的“江夏样本”。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教授、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院长田洪涛领衔攻关的《人工智能辅助下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关键技术》,在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先锋医疗技术”评审中引发强烈反响。田洪涛教授率领团队,以人工智能为擎,将传统需多日住院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成功升华为精准高效的日间手术新模式。此项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不仅显著压缩患者康复周期,更借助智能导航系统实现了突破人类操作极限的亚毫米级精度,让“朝施术、暮履地”的医学愿景照进现实。

    这一闪耀着科技之光与人文之暖的创新成果,是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均衡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样本。托管赋能,当“先锋技术”深植“楚天首县”沃土,当顶尖团队躬身深耕基层一线,当创新基因融入诊疗血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正以“技术破壁、服务跃升、体系重构”三维发力,加速攀登“武汉南部最高水平医学中心”的战略高地。

    从人工智能精准施治到5G远程互联互通,从日间手术中心高效运转到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协同攻坚,每一步创新跋涉都深刻熔铸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赤诚初心,每一次技术攻坚都磅礴凝结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信仰,每一次成功救治都雄浑诠释着“生命相托,使命必达”的铁血担当。

    ■ 智启关节置换新境界:AI赋能缔造精准日间手术标杆

    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的现代化数字手术室,骨科团队正驾驭人工智能,开启一场全新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台上,主刀医师面前的屏幕赫然呈现由AI系统依据患者个性化CT数据精密重建的三维骨骼模型,假体植入的最佳位置、角度、深度已被智能规划至毫厘。术中,高精度导航系统如影随形,实时追踪器械轨迹,确保手术操作与预设蓝图完美契合,分毫不差。

    “精准,是关节置换的灵魂与生命线!”田洪涛教授手持关节模型,目光如炬,“传统手术依赖经验,如同‘肉眼瞄靶’;而人工智能加持,恰似为医者装备‘高精智能狙击镜’!”此项医疗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三重飞跃:AI深度规划,基于独有解剖数据,在虚拟空间完成毫米级(误差<1mm)、角度级(误差<1°)精准截骨设计;术中动态导航,实时可视化引导,革命性提升假体安装稳定性;微创高效增效,融合改良微创入路,手术时间锐减30%以上,出血量骤降近50%。

    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高精尖手术已成功纳入“日间手术”范畴!58岁的张先生晨间接受AI膝关节置换,翌日午时已能借力助行器稳健迈步,24小时内安全出院。“简直难以置信!昨日换关节,今日复健行!”张先生难抑喜悦。依托术后严密随访与国际接轨的快速康复(ERAS)流程,安全与疗效双重护航。该技术应用近一年,已成功突破120例,平均住院日压缩至惊人的1.3天,患者满意度高达98.7%,翻修率远低于传统手术,树起关节置换高效安全的新标杆。

    在田洪涛教授的战略视野中,此技术的“先锋性”早已超越技术本身:“它系统性重塑关节置换诊疗范式,构建‘评估—手术—康复’一体化闭环, 让复杂手术更安全、更高效、更可及。其开创性价值在于,为日间手术模式在高难度骨科领域的大规模推广扫清关键技术障碍,堪称提升医疗效率、优化患者体验、节约社会资源的典范。”

    ■ 擎托生命防线新高地:“接得住救得活”淬炼区域救治金标准

    作为武汉协和医院首家全面托管的武汉市新城区医院,九载砥砺奋进,在江夏区委区政府鼎力支持与武汉协和医院倾心引领下,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深耕“融合发展”,乘风破浪,笃行不怠铸新章。2023年11月,田洪涛教授履新院长,旋即率骨科团队开创江夏首例“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2024年3月,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立足新起点,锚定新坐标,紧抓时代机遇深化改革,以医疗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引擎,全力守护人民健康福祉。

    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提升全区医疗卫生能级的核心工程,更是惠泽百万江夏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若说技术创新是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那么守护区域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钢铁防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则是区域医疗中心当之无愧的立身之基、价值之本。

    江夏区卫健局党委委员、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理事长、院党委书记韩军介绍,举全院之力“创三甲”,承载着区委区政府的重托,肩负着百万江夏人民的期许,这既是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使命,更是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近年来,依托协和医院强大后盾,医院构筑起“上联国家及省部属顶尖医院、下通基层医疗机构、辐射村卫生室”的立体化智慧分级诊疗长城。从与“国家队”武汉协和深度托管融合,到主导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精心编织覆盖辖区22家机构的“1+6+15”生命守护网(以本院为龙头,联合区疾控中心、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区急救中心、区皮肤病防治所及15家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疑难重症协和专家精准把脉”的理想格局,印证了“接得住、救得活”的金口碑与硬实力。

    “我们锻造了守护生命的‘黄金一小时’急救圈!” 急诊科主任李卫鑫表示。医院近年大力引育重症、急诊、心血管、神经、创伤等核心领域顶尖人才,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高效协同、雷霆出击,凝聚成捍卫生命的钢铁洪流。

    今岁年初,43岁李先生深夜在工地突发撕裂样胸痛、汗涌如注。区120火速抵达,精准锁定急性心梗,信息秒传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瞬间激活,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闪电集结。患者绕行急诊直抵导管室,从入院至血管再通(DTOB时间)仅28分钟! 

    七月,71岁夏爷爷重摔致头胸多发伤,瞬间意识丧失。120生死时速抵院。“命悬一线!颅内出血伴多发骨折,随时脑疝夺命!”神经外科、胸外科、急诊科、口腔科、影像科多学科迅速启动MDT会诊。专家组摒弃开颅方案,施行“动态监测+精准干预”极限方案,最大程度规避二次创伤!“出血趋稳,未再扩大!”复查CT一锤定音。经30小时不眠鏖战、24小时精准监护,终将老人从死神指缝夺回,一周后康复出院。

    “真应了那句——接得住、救得活!”家属热泪盈眶,“江夏医术,竟已如此精湛!”“‘接得住’是群众对基层医疗的期许,‘救得活’则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印证!”韩军表示,“没有顶尖的多学科协作平台和百炼精兵,如此复杂创伤救治绝无可能!”

    与江夏发展同频共振,夯实“医学高地”品质, 关键在于高效发挥武汉协和托管医联体“钢铁纽带”及辖区紧密型医共体“金质桥梁”作用,整合最优资源,筑牢人民健康屏障。

    九年托管聚力,学科建设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蝶变:43个临床医技科室枝繁叶茂,9个湖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1个武汉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熠熠生辉,学科实力全方位跃升,铸就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已成为江夏及周边百姓心中屹立的“生命守护盾”!

    ■ 智惠民生新图景:智慧医疗矩阵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仅用58分钟!江夏首台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术告捷,患者当日稳健行走!” 2023年9月24日,田洪涛率骨科团队执科技之刃,开创区域关节置换智能化先河。

    江夏首例受益者靳奶奶,63岁,双膝骨性关节炎折磨五载,药物与关节腔注射收效甚微;近半年右膝剧痛步履维艰。慕名求诊田洪涛教授后,经精密评估与深度沟通,骨科团队为其施行代表未来的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三日,老人昂首迈出医院大门。

    “从研发应用到人才培育多轨并进,力促机器人智慧在江夏沃土深扎根、广散叶!” 同年11月,“江夏区骨科机器人临床培训中心”应势而立,宣告区域医疗服务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新境界。

    田洪涛教授主持的“复杂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体系”项目,获湖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立项,标志着江夏医疗科技创新挺进深水区。“机器人手术实现全程追踪、毫厘级定位,创伤更微,疗效更优!”田洪涛阐释道。以机器人技术为战略支点,打通优质资源下沉通道,让前沿诊疗普惠基层。

    数智赋能,生命守护。“AI‘读片圣手’精准锁定癌细胞,秒级生成诊断报告!”——如此未来科技已随数智化病理服务落地协和江南医院。依循省市区三级建设要求,医院全力推进病理服务体系数智化革命与智慧医院升级,优化心电、病理、影像、检验区域医学中心,织密医疗保障天网。

    “让数据奔腾,让百姓安坐!” 九年来,依托“空中桥梁”免费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逾18万例,远程心电诊断网络纵横贯通成钢铁矩阵。数百心梗患者因此获救,不仅夺回悬命于丝的生命,更守护千万家庭圆满未来。其经验被新华社遴选为全国农村卫生体系典范,向世界卫生大会全球推介。

    民心所向,服务所往。“人民医院多担当,百姓忧患自然消!” 医院以党建铸魂、文化聚力、医术筑基、仁心扬帆、服务立纲、满意为尺,“春风”“甘霖”“护航”三大行动将“健康中国”具象为百姓触手可及的温暖。

    “每日多查房·组长先行” 引领垂范,“床旁宣教5分钟”精准解惑,手术患者“安心工程”消除恐惧,“搭把手”“就近停”“帮跑腿”提供全周期便捷服务,“院士来了!机器人手术做了!医疗组诊疗模式推行了!”我们奋战健康守护最前沿,以“有温度、负责任、全天候、订单式”高品质服务,兑现对人民健康的钢铁誓言。

    创新沃土,永续动力。“创新绝非星火孤鸣,乃需沃土深培之生态!”田洪涛说。医院构建完善的临床创新激励机制与成果转化通路,激励医者立足临床勇闯“无人区”,同时严守安全生命线,所有新技术必经严苛伦理审查与质控评估,确保患者获益最大化。“勇探前沿”与“恪守规范”的双螺旋基因,正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 向高而行智领未来:勾勒武汉南部医学巅峰新蓝图

    锚定武汉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宏伟目标,必须向高而行,信念如磐,步履铿锵。“‘顶天立地’铸就吾辈核心竞争力!”田洪涛描绘,“‘顶天’——背倚协和顶尖资源、技术与品牌,屹立巨人肩头;‘立地’——深植江夏沃土,精准对接百万民众健康需求,锻造高质量、可负担的普惠医疗。更兼敢为人先的创新锐气与雷霆高效的执行力,此即我们在武汉医疗创新版图中的独特锋芒与核心价值!”

    未来战鼓已震响。技术攻坚,深耕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于外科全域,剑指精准医学、生物治疗等未来疆界;学科登峰,聚力锻造骨科、急危重症医学等王牌学科,问鼎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科巅峰;智慧升级,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借力大数据、5G、物联网重构流程、赋能管理、升华体验;人才强基,构建强磁场引育体系,实施“灯塔引航”“青苗茁壮”计划,以名医育名科,以名科铸名院,依托协和,订单式、师承式淬炼“带不走的协和铁军”;区域协同,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澎湃下沉,全面提升区域医疗能级。

    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医院手术室灯火彻夜长明,白衣身影疾行如风。刚完成高难手术的田洪涛虽倦意染眉,目光却灼如星火:“让关节病患重获行走尊严,让垂危生命再燃希望之光——此乃吾辈创新不竭之源、无上荣光!”他挥毫寄同仁:“在攀登武汉南部医学巅峰的壮阔征途上,每位‘协和江南人’皆是主角!永怀济世仁心,勇闯技术之极,以智慧与血汗,为江夏百姓筑起巍然不倒的健康长城!”

    从一项引领行业的AI关节置换先锋技术,到一条高效可靠的生命救治钢铁通道,再到一片生机勃发的医疗科创生态沃土,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正以“顶天立地”的雄姿,在武汉建设国际医疗创新高地的画卷中,奋力镌刻属于自己的璀璨华章。这不仅是对医者仁术的崇高礼赞,更是对提升区域百姓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庄重历史承诺。

    文/陈林 关晓锋 熊帆 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