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畔,鼓点起。一条“高龙”昂首,以千钧之重引领龙身破空腾跃。
武汉之“重”,重如千钧,恰如“高龙”巨首,以铿锵铁骨撑起飞龙在天。
“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武汉,屡屡被赋予使命担当。
何以龙头?在根基,在底盘。
2023年武汉经济总量跨越两万亿元,去年再上新台阶,城市能级量质跃升。今年上半年,经济总量首破万亿元,武汉这座大城的发展,刻下了新的标注。
龙头领舞,飞向何方?面向“十五五”,武汉自我加压,奋进三万亿。
重塑武汉龙头之“重”,向高、向上,更向“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武汉转型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战略指引。
担当龙头,闻令起舞。武汉搭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新场景”,实验室建在“生产线”创新实践。
今年3月的一场国际舞台上,长飞公司首次以18篇高质量论文的体量,向世界展示科研“硬实力”。
“论文聚焦前沿技术应用,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武汉市光纤光缆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长飞公司技术总监罗杰介绍。
“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牢记嘱托,当好龙头,武汉责无旁贷。
产业变局推动企业变革。前7个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88%,7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02%,央国企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口碑相传。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
也是7月,产能全球第一的武钢新能源无取向硅钢产线正式投用,厚度仅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从“一炉铁”到“百种钢”,“十四五”期间,武钢有限研发出全球首发产品8个,独有领先品种牌号占比提升至48%。
一颗颗种子在这里落地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条条产业链在这里破壳生长,成为舞动全球的“巨龙群落”。
8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点赞武汉——逐新在武汉,焕新在武汉。
(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