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强大引擎形成合力

知识产权工作站托举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产业既面临技术升级缓慢、品牌竞争力不足等挑战,也迎来借助知识产权保护实现转型升级的机遇。在武汉,江汉区红T时尚街区、硚口区D+M工业设计小镇、江岸区多牛世界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资源优化等维度发力,助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发展。

    ■ 知识产权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注入活力

    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积极作为,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后盾。

    武汉煜秀堂文化有限公司2024年入驻红T时尚创意街区后,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江汉区红T时尚街区)工作站迅速协助其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申请注册商标,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交流合作。该工作站自2019年底作为武汉市第2家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成立以来,为园区150余家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依托红T服装设计产业优势,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如今已汇聚服装类时尚创意企业180余家,创意设计人才2000余人,成为服装设计领域创新发展的热土。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硚口区D+M工业设计小镇)工作站建立了高效快捷的维权通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证据收集等全方位维权援助服务。2024年,已成功协助多家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为超过5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和业务辅导,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展示创新设计成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推动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江岸区多牛世界)工作站聚焦园区企业核心技术保护,深入重点科技型企业走访,引导企业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保护。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拥有知识产权企业近50家,占比超40%,知识产权累计申请量超750件,授权量近450件,成果显著。

    ■ 知识产权助力传统产业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助力企业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方面不遗余力。

    江汉区红T时尚创意街区由武汉爱帝集团老厂房改造升级而成,以“创意设计、数字内容”为产业定位,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如今,这里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2024年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硚口区D+M工业设计小镇)工作站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企业和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2024年,该工作站组织了4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包括《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措施》深度解读会等,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覆盖超600人次。在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小镇内企业展示的创新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提升了企业和小镇的品牌知名度。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江岸区多牛世界)工作站在2024年5月“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联合多部门举办法治嘉年华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惠企政策宣讲,提升了企业的法治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

    ■ 知识产权推动传统产业资源优化与产业协同

    在资源优化与产业协同方面,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江汉区红T时尚街区)工作站积极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举办各类活动。“2024武汉时裳产业荟”推动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全链发展;与省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上演非遗服装秀,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海峡两岸青年时尚创意节等活动中,促进汉台青年设计师交流合作;承办劳动竞赛,打造高素质服装行业从业人才队伍。一年一度的武汉时装周在此举办,助力一批“六边形”品牌成长。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硚口区D+M工业设计小镇)工作站在推动校企合作和行业交流方面成果显著。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与浪尖集团设立“联合实验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小镇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展示最新设计成果。2024年11月举办的企业家训练营活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咨询等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江岸区多牛世界)工作站与多个站点“五站合一”联合运营,实现资源高效整合和协同服务,为文创、科技等知识创新型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及法律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有力托举下,武汉的传统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技术创新到品牌建设,再到产业协同,这些工作站推动着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助力其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制造”到“创造”的华丽蝶变。

    (文:王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