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必胜信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

    扫码阅读全文

    什么样的力量,能够穿越历史的风云,指引前行的路?

    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超越生死利害,只为那必须赢得的胜利?

    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5098个昼夜。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以矢志不渝的历史定力和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勠力同心、浴血奋战,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必胜信心,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87年前,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同志经过深思熟虑,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论持久战》。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论持久战》的发表,让国人在愤懑、彷徨中找到方向,在“亡国论”“速胜论”的喧嚣中,极大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2015年2月14日,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瞻仰党的七大会址。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极大地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置身当年的会场,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疫情阻击战、应对外部极限施压……仗一场接一场打,难题一个接一个破,以战役上的胜利赢得战略主动,构成共产党人应对复杂局势的治理智慧。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两弹一星”的突破到科技自立自强,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到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国坚定不移走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之路。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在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圣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2024年7月18日,党和国家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挺进,闯关夺隘,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今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这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这是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历史耐心。

    不忘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奔赴未来。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前进方向。

    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